第508章 控制天象(2 / 2)

从而大大增强了印度半岛的南亚季风,同时也将赤道辐合带拉到神州华南和西南一带,来自南海和太平洋上空的湿润气流也迅速向北推进,形成强劲的东亚季风,席卷神州东部、霓虹、高丽半岛直至HLJ北部地区。

这些暖湿气流或遭遇地形,或与冷空气接触,形成降水。

在高大的青藏高原周边,降水强度尤其大。

比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可达1万毫米以上,相当于三层楼房,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雨极。

雪域高原就是这样,通过给原有的季风加buff一样,在亚洲与太平洋、印度洋之间造就了地球上最大的季风系统和季风区。

正是在这一辽阔的季风区内,

几乎所有农作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

有适合耕种的土地,才能养活数十亿人口,

这数十亿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居住在青藏高原与太平洋之间 的土地上,也就是传统的神州地域,这块区域乃是神州文明的发源地。

八千年前,神州先民就选育出了小米、水稻。

神州乃名副其实的种田派,积累了24节气的农业智慧,并发明了先进的农耕方法。

环境是文化的深层基础,正是因为年复一年的季风和降水,神州先民才坚信有耕耘方有收获,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并绵延至今。

虽然季风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但是也正因为季风,造就了变化无常的旱涝灾情。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旱涝灾害直接关系到生存问题,

与王朝更替紧密相关,可谓国之大事。

东亚季风是行星风带与青藏高原共同作用的结果,按说应该十分稳定。

但事实上,整个星球的气候,都是一体的。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是如此。

虽然雪域高原的地形,造就了强大的东亚季风,改变了行星风带。

但在广袤的太平洋之上,还有一股难以摆脱的力量。

雪域高原虽然将赤道辐合带和季风区拉向了北回归线以北,但副热带高压并未消失,而是保留在东部更冷的太平洋上,这就形成了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带。

我们简称为西太副高。

西太副高周围的气流围绕着高压顺时针旋转,这就是台风,

它把南侧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带动起来,在旋转到北侧时,与神州南下的冷空气冷暖交汇形成降水,而这一地带就是神州的降水雨带。

所以,西太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就决定了神州东部降水的位置与强度。

它的位置在不同季节和年份是不一样的,有时在两广地域登陆,有时在福建地区登陆,或者从齐鲁半岛登陆。

用科学的手段解析气象变化,找到其中的规律,便可以加以利用。

当然,以上知识,乃是岳镇山上辈子的积累。

前世高中地理,关于地理气候,都有介绍。

现在,岳镇山准备利用自己的超凡手段,以此操控星球的气象变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