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第三封家书(1 / 2)

再如何沸沸扬扬,传言终有风平浪静的时候。

自缢的范大晨,被下狱的张显,接连两条引爆槐刘镇的消息,随着历经半个多月的洗礼,总算是沉静了下来。现如今,即便又有人那处这两条消息来说事,也很难引起镇上百姓的。最多也就听上这么一耳朵,然后也就随它去了。

比起范大晨与张显,还是各自的生活更值得百姓们。

在这份平静闲适之中,柳宁的生活习惯终于恢复了正常。没有了你死我活,没有了明争暗斗,没有了危机重重,剩下的仅仅就是那份让人打心眼里感到舒适的平淡时光。

晨起进学,中午稍稍休息一个时辰,下午进学,书塾课程结束后,便与穆天赐,刘虎一道,或是去万通茶馆聊天看相声,或是去秦宅,跟随秦少游学个花架子,再不然,就是去穆府,与穆老员外或是穆沐说说话。

有时候,稍稍闲暇之时,柳宁的脑海中,总会不自觉的冒出一个想法:日子就这样过一辈子也是好的。

只是偶尔,心中还是会有一些遗憾。身边关心之人还缺了两人。林子恒与沈秀才。

林子桓,柳宁倒不担心,两三日前,林子恒便寄来书信,说是家中老爷子已经痊愈,不日就将重返槐刘镇教书育人。反倒是沈秀才柳宁总是放不下心来。

自从沈秀才出发,前去寻找姜瑜怡下落那日起,至今已经过去快半年了。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不去想它,倒没觉得如何,可真当想起来时,才恍然,原来已经过了那么久了。

沈秀才,在柳宁的心中总是占着一个特殊的地位。来到大楚后,多亏了沈秀才,自己才能顺利的进学,才能接触到穆府,才能拥有并享受现在的一切。沈秀才不仅是恩师,更是全新生命中遇到第一个贵人。对于这样一个人,柳宁如何不牵挂?

不说,并不是不想,更不是不明白,只是有些话,埋在自己心中也就可以了,说出来,说多了,反倒显得矫情。

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柳宁躺在床榻上,总会想起那个面冷心热的男子,那个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男子。

不是没想过去寻他,只是,长路漫漫,目的终究不明。沈秀才打算去那些地方,身处槐刘镇的柳宁有怎能知晓?能做的,也就只有暗中祈祷着,希望沈秀才一切顺利,早日功成,重返槐刘镇。

这个年代,没有电话,更没有,连信什么的,说出来都是那般天方夜谭。想要联系到沈秀才,知晓沈秀才的近况如何,只能盼着送回来的家书。可是,不是大楚的地方都有着急脚递,放眼整个金阳府,也就只有金阳城与平阳县有着急脚递。沈秀才离家半年,总共也就收到两封家书罢了。

家书中,沈秀才总是报喜不报忧,可他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说的那般一切安好,无需挂虑,也只有沈秀才自己知道。柳宁不止一次的见到过李奶奶偷偷的抹着眼泪。

儿行千里母担忧,李奶奶有何曾不是如此呢。

也曾找过途径槐刘镇的旅人们,打听沈秀才的消息,可惜,却鲜少听到沈秀才的消息。每日途径槐刘镇的旅人那么多,可又真有几人见过沈秀才呢?

笑容中,总是潜藏着一抹无可奈何。虽是不甘,又能如何?

又一日,书塾的课程结束了,挎着布袋,与穆天赐有说有笑的走出书塾。一同乘上牛车。今日的课业已经完成,万通茶馆又出了新的相声,柳宁便约着穆天赐一起,去茶馆里少坐片刻,看看新相声的效果如何。

牛车咿呀着,载着两人来到了万通茶馆。刚下车,眼尖的金六子便瞧见两人,赶忙快步走了出来,迎接两人。百濮县的万通茶馆已经开张了,开张之初,事情总是少不了。柳宁与穆天赐两人不便随意前去百濮县,那边的大小事务边都交给了章楠全权处理。而槐刘镇这边的万通茶馆这就全交给了金六子处理。

金六子朝着柳宁与穆天赐欠身行了一礼,笑着说道:“穆小少爷,柳公子,有个好消息,您们听了一定欢喜。”

穆天赐来了兴致,便笑着问道:“哦?是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

“沈秀才来了家书……”金六子神秘一笑,遂即说道:“下午茶馆里来了一个旅人,将沈秀才的家书送来……”

“在哪儿!快!拿来给我……”不等金六子说完,柳宁急不可耐的催促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