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工开物(1 / 2)

留下了王大拿之后,陈杨便支使家中的仆人到大唐军校的工地去告诉管事的,该怎么去做。

安排好了事情之后,陈杨便和王大拿关于工地最近的事情来做了一番讨论,并且记录下了自己觉得有用的关键点。

“二少爷,小的这里知道的也就这么点东西了,有什么东西不够详尽的,还望二少爷多多见谅。或者,二少爷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到工地上面转转,那里老师傅多,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懂得多,而且还不藏私。”王大拿经过两个时辰的讲解,说的着实有些口干舌燥了。说一句话,满嘴的白沫都向四面八方飞溅着。

“王总工,你辛苦了。来,你先喝口茶。”陈杨颠了颠手里面记着的手稿,看着上面写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心中的自豪油然而生。

自古以来,虽说不缺少那些帮着圣人立言的人,但是从来没有人真正的想为这黎民百姓或者天下诸多的工匠们着作一本可以用来排忧解难的工具书。

陈杨经过来到大唐这大半年的时间,看到的都是后世所知道的那些,技艺相传,但老师傅们总喜欢留一手,然后这个人留一手,那个人再留一手,甚至说留两手,留三手,这样下去,慢慢的,一个完整的技艺流传下来的,往往都是这个技艺真正样子的一鳞半爪,后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技艺里面的真髓,和他原本就有的本来面貌。甚至说,有的技艺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因为各种原因,战争,传承人突然死亡等等的,这个技艺就直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后人只能根据当初制作好的东西来知道我们有这么牛掰的技艺,当然,仅仅只是称赞,却不得其中的要领。

“王总工,我突然有一个想法。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老梁,你也来。”

陈杨在王大拿喝水的过程中,心思如超级计算机一般极速的运转了起来。想了很多东西,也坚定了要做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工具书,专门为匠人和农业的一些东西来做个记录。

“王总工,老梁,是这样的。我之前说过,我要将一些建筑中的东西整理成册,然后借助皇家的渠道进行印刷和发行。”

“但是,现在我有了一个新想法。我准备做一本专用的工具书。里面到时候会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少爷,您稍微等一会。农业,手工业我都懂,但是这个硫磺,采煤都是什么东西呀。”王大拿听了陈杨说的话之后,心中虽然激动万分,但是还是沉下心来问除了自己不明白的东西。

“哦,这个呀。”陈杨不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完整而又系统的关于这些个东西的制作和说明,经过王大拿的这么一问才明白了过来,开口说道:“这硫磺呢,是一种块状或者粉状的黄色的物体,有点特殊的臭味。它的主要功效是消菌杀毒,而且可以温润肠胃。”

“还有这个采煤呢,就是那种黑色的煤炭,可以燃烧的东西,经过工人们从矿洞中挖掘出来,然后经过筛选,最后留下来的黑色或者褐色的东西,可以燃烧,也可以用作他用的。”

“哦,少爷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这硫磺我应该还见过,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到底是在哪里讲过这样的东西了。”王大拿听明白了陈杨说的东西,二热隐隐约约有些印象,但是不管怎么想都想不出来,语气便随便的提了一句。

“你见过那就好办了。我到时候可以让人去搜寻一番,总归会有一些提货的。”陈杨点了点头,记下了硫磺,然后便接着说道:“关于这本工具书,我准备效仿当初前秦丞相吕不韦修《吕氏春秋》时的做法。悬赏万金,用来求取一个真实可行的传统技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