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大唐军校(1 / 2)

“陛下,容臣现在给您解释一下您的第二点疑问。”陈杨今天来就是得到李世民这位大唐第一人的的,不然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李承乾现在还是小屁孩一个,有没有什么权利,拿事的还得是老李同志。所以,陈杨必须得消除老李同志心中的顾虑老李同志自己,这样自己才能有地方大展拳脚呀。

“嗯,你说。”李世民喝了一口清热降火的药茶,不急不缓的点了点头。

“陛下,现在我大唐是遵循旧律使用的兵制是府兵制。这就导致了这地方上的军队里面的将领和士兵都是当地的军户出身,一脉相承,子承父志。这也许会促使很多本来战力强大的军队越来越强大,但是反而,也会让一些战力孱弱的军队变的越来越弱,最后甚至会不堪一击。”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就会拖垮大唐的军制。而且也会让大唐的军队越来越变的私有化,兵卒会只知将领而不知吾皇。”

“确是如此呀。可是自古以来的兵制都是如此呀。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李世民也意识到陈杨说的这些问题,也是一直以来自己担心的东西。担心这样的兵制会导致后世子孙无兵可用,或者往更深处想,甚至会导致一些军人世家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威胁到大唐的江山。

“陛下,这就是臣为什么要成立大唐军校,以及央求太子殿下将六率交由臣来训练的原因了。”陈杨对于李世民的问题,开始解释自己要参合军事的原因:“首先,是这军校。”

“军校,顾名思义,就是军士们设立的学堂。而这军校里面除了我制定的那些训练之法以外,还会有不定时的临时突袭,以此来训练将士们的警惕行,还有不定时的对抗赛,以此来训练将士们的作战能力,这些训练多不胜数。除此之外,在每天训练完了以后,吃完晚饭,还会组织将士们读书写字,学习知识。每隔七天都会组织专人使用我书写的这本思想政治的书,来教育受训将士们的爱国忠君之心。”

“而这军校里面的兵种分类,太子殿下应该也给陛下您说过了。这里臣就不再赘述了。”

“其二,就是这将领轮任制度。从上古到现在,兵将都是一个将领一直统领一支军队,这样的军队虽然说向心力比较集中,但是最大的弊端也容易显现,那就是容易让将领拥兵自重,下面的士兵完全成为这个将领的私兵。长此以往必成大祸。”

“而臣所说的这个将领轮任制度,就可以极大限度的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到那个时候,底下的士兵将只认皇命而不识将领,虽然说此举会导致兵将互不熟悉,而难免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说,将领发出错误的命令而导致征战失败。但是,对于此情况,臣也有应对之策。”

“在臣的规划当中,军校中有这么一门课程,名字叫做战术学。此门学科出来的学生将会作为随军参赞,给将领战略部署的一些建议。臣称这些学生为参谋。在以后的战争中,不论将领熟不熟悉底下士兵的作战技巧,都无伤大碍,因为有参谋团存在。参谋团以后将会作为军队的脑袋一样的存在,参考战场中的各种环境情况,以及敌方的兵力部署,给组织该场战役的将领有效的建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