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1 / 2)

月后的事了。现场那两座“土炼油”塔,虽然可以炼制出各种油料,但是实际上浪费率很高,炼出的油品品质也很差,造成的污染和浪费更大,只能说是“将就着用”。黄克这次运过来的,就是从美国进口的正规的炼油设备。

之所以拖到现在才把炼油设备运来,却是为了等其他的辅助设施建设完毕——比如供水设施,发电站,还有空分空压厂的建设等等。

从一开始,玉门油田这的炼油厂,红军就打算按照正规炼油厂的标准来建设。一座世界先进水平的正规炼油厂,需要的相关车间有:常减压一车间、 常减压二车间、催化裂化车间、重油催化车间、柴油加氢车间、加氢裂化车间、 联合芳烃车间、硫磺回收车间、延迟焦化车间、成品车间、原油车间、装洗车间、 分析车间、仪表车间、电气车间、供排水车间、锅炉车间、综合车间等 18 个生 产及辅助车间......(注:加氢技术是增加石油的裂解炼出率,历史上我国是到六七十年代才掌握)

上面这些是二十一世纪前后的技术,在三十年代,需要配套车间会少很多。石油化工,如果不搞正式炼油,使用原始的土法炼油,确实是建几座土炼油塔就可以出油,但油品质量极差,且浪费率惊人——目前已经建好的那两座土法炼油塔,炼出来的汽油,一部分是给汽车烧的,更多的却是作为燃烧汽油弹的原料。但这些土法汽油品质很差,稍好一点的航空发动机都不敢使用。

雄心很大的李润石主席,决定从一开始,就在玉门油田这儿走“正规路线”,用两年的时间,把油田的配套设施全部建齐,配套完善。现在油田这儿集中全中国所有能找来的石油工人和相关人材——当然,这些人其实都是在给真正的顶梁柱,苏联派来的专家打下手和跟着学习的。

当晚,玉门油田基地这儿举行了一个欢迎会,黄克在基地陪着苏联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开了一个联欢会。玉门这儿的条件很艰苦,黄克过来时,带来了大量的补给品。联欢会上,负责的苏联专家告诉黄克,按目前的进度估计,只要设备能按时运到,大概到今年年底,玉门这儿的炼油厂就能炼出合格的成品油——大约相当于86号汽油的水准。到时候不依靠苏联,光是这里出产的汽油,基本就可以满足军队用油的需要。

历史上史,玉门油田38年11月开探,39年四月第一口油井出油,抗战期间共产油38万吨。不过有黄克这个未来人相助,37年三月就有三口油井几乎同时出油,而这一带产量最高的四号井,只要再钻二十米,立刻就会打穿高压层,然后井喷出高产油。

历史上由于没有经验,不会使用重泥浆,没有防喷器和高压井口装置,以致在加深第四井时发生了一场事故。不过这个问题早有防备,该井迟迟没有往下钻,就是在等待相关的配套设备到位完毕,而黄克亲自上阵运来的装备,有部分正是是针对这种情况的。

黄克在玉门油田这儿待了六天,直到空间装备冷却期结束后方才离开,离开时他带走了444吨的成品油料和石油制品。离开时,四号油井被掘得更深,打通高压层开始疯狂喷油。由于早有准备,没有发生历史上的事故。历史上解放前十年,玉门油田总产量为52万吨。而这个位面,负责油井的开采的苏联专家估计,光是今年,当地油井的产量有望超过二十万吨,影响其产能的,只是运输和炼油厂的炼化能力。(注:历史上1959年,生产原油140万吨)

而后黄克驾机,在北方几处交通不顺畅,不靠铁路的根据地中心转了一圈,送去其所需的油料。空间十字架的存储空间已增长到五百八十立方米,但是重量上限一直不变,完全冷却周期一直保持在6天左右,每天恢复约六分之一的收放功能。

西宁、临夏、天水、汉中、重庆,几个地方一路飞过去,送去油料和石油制品。玉门出产的石油制品在四川这儿很受欢迎,黄克在重庆待了一天,送出物资后又带走一些川中的物资,而后掉头直飞包头,三天里在中国西北飞了一个大圈。

和火热的正在疯狂大建大生产的玉门、宝鸡不同,塞北之地包头这儿,驻守当地的红军在百灵庙战役之后,除了必须练兵外,余下的精力都是在修路——修建从包头到蒙古边境的公路。

从新疆中苏边境到宝鸡的这条“国际交通线”,距离实在太远了,包头到外蒙古的陆上交通线,算上中间绕路的,全程也不会超过三百公里,这才是最短最佳的国际交通线——历史上这条交通线之所以没有被启用,原因却是日军早早地控制了河北并很快拿下绥远,攻下包头。

但这个时空,情况有所不同。

百灵庙战役之后,红军从冬天起就抓紧每一分钟时间疯狂地在草原上修路,整个冬季,从美国进口的几十蒸汽压路机工作的声音,就一直在空空空地在蒙古高原上空响个不停。这些旧款的烧煤的蒸汽压路机,在美国早就被当成文物要淘汰了,但到了中国后却重获新生。

当林虎三这边在努力地修路的时候,外蒙古境内,苏联方面同样也在组织人马修路。他们不但修路,还正在紧急新建从西伯利铁路到中蒙边境的支线铁路。

——不比后世的水泥公路,历史上这个时期所谓的修路,其实就是铺上石子,填平坑洞,然后压路机压实。这中间别说倒水泥了,连浇柏油都算是“奢侈”高档货。目前整个西北,也只有玉门一带和延平地区,由于“产油”和“炼油”的原因,周边的公路才造成柏油路,其他地方的路都是这种性质。

战争时期,往往一队卡车开过,路面就被压得乱七八糟。——这种劣质到极点的公路,修建其实很容易,关键是养护。一般情况就是几十公里设一个养路队。红军现在外蒙的这条对外公路,就是这样处理的:一队运输卡车队开过后,各个节点的养路队立刻开着蒸汽压路机出来修补被损坏的路面。

斯大林这么热情做这个事,不光是“卖肝援共”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为了未来无法避免的苏德战争作准备——李润石莫斯科之行时,他明确地告诉李主席:苏联未来几年在远东的战略目标,就是最迟在1940年十二月之前,一定要把日本人赶出东北,彻底解决苏联在东部的危机,这样他就能集中全部的精力于西线。

在这样的大前提前下,在蒙古修建铁路的战略意义立刻就尽显无疑。黄克离开太原前,黄克得到的消息是:远东这边,苏联刚刚在当地针对“外国人”进行了一次“大肃反”。(注:历史上大肃反期间,苏联据说在远东肃反的华人超过了八千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