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1 / 2)

步兵时代”的红军升级,勉强摸到了半现代化的边。

正在办公室里写战斗报告总结的克拉夫琴科中校,手中的小本本上,记录下了一大堆这场战役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他的战后心得总结。

装备后勤篇:

“至少需要五十到八十辆两吨级运载卡车保证后勤,才能维持一支装甲旅连续不断地进攻。”

“此次战役,不算战时起义获得的坦克,我军拥有40辆T26,20辆T27,八天的高强度战斗结束后,所有坦克前后履带行军距离平均为280百公里。战斗结束时,只有四分之一的坦克还能维持机动战斗状态,大部分都是因为机械故障原因损坏。”

“中国同志装备的四十辆法制坦克拖车,是非常出色和重要的装备。所有的T26坦克全部都是用这款拖车拉到战场,大大节省了摩托工时也保证坦克的战时出勤率。参战的坦克在歼灭71师的战役时向南进攻时,最远突进距离超过80公里,回头追击十八军时又跨越了两百公里的中间路程。如果在这过这程中没有拖车帮助运输坦克,纯粹只靠履带行军,大部分坦克都会直接抛锚在行军路上。这批法制的坦克拖车在战役中发挥了极其中重要的作用。”——后面是一堆红军开发和装备同类产品的建议。

“淮南地区的路况极差,以中国的公路条件,并不适合大规模地装备坦克部队。这里过多的河道和脆弱的桥梁,也成为运用机械化部队的极大障碍。按中国同志自己战后反思的结果:T37这类水陆两用坦克,反而是最适合这里的战场。开战的前三天,参予穿插的10辆T37坦克在追击围堵18军时发挥了出色的作用。该型坦克重量轻,道奇卡车就可以拉走。”

“老旧的T27坦克,意外地在战场上大放光彩。主要原因还是这里河道桥梁的通过性问题。很多战场一条小河流就阻止了T26坦克通过,临时搭建的小木桥根本支持不住十一吨重的车体。相反战斗全重不到三吨的T27也可以肆意纵横。”

“根据情报,敌方拥有二十门47毫米意大利产的战防炮和十二门德式37炮。实战中,我方共有八辆T26坦克被其击毁,六辆战后修复,两辆起火后燃烧殉爆,永久性损坏。另有十四辆在战斗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都很快被修复重回战斗。事后复查,被击毁坦克全是德制37炮的战果。”(附坦克损失详细报告)

“十辆中国同志自己改装,更换了瑞士产的柴油机的T26坦克,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其中一辆被从侧面连续击穿发动机室,发动机报废停车却未起火,该车已被回收运回太原坦克大修厂修复,中国同志正准备对其余的坦克也进行类似的改造。”

“意大利47炮并不是专业反坦克炮,穿甲性能很差,和国内传回测试数据相同,百米外就难以击穿加厚的T26坦克正面装甲,但德制的37毫米战防炮仍然威胁巨大。”

“敌军起义人员带来的那辆M2坦克改造的坦克维修车,在战场修复和抢救我方受损的坦克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共有三辆坦克被其在战场上直接修复。”

“T27超轻型坦克意外地无一损毁,但在实战中,有两辆坦克脆弱的侧面装甲被机枪击穿,不过残余动能连车载人员身上的棉衣都无法穿透。”

“中国的同志对T27坦克印象很好,希望能增加更多的该型坦克援助,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要求。”(附改进建议)

“战斗后,我军意外地获得四辆英制的维克斯1936型坦克,该车全重3.8吨,中国的同志希望也能对T27进行类似的改进,在车身上添加一个可转动的机枪塔。”

“中国同志发明的反步兵跳雷,在突破敌方阵地,杀伤步兵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战役结束后,战场上的大部分坦克,因为战斗磨损等原因,接近四分之三都失去了行动力,后勤人员连续工作,用了两天的时间才完成全部的修复任务恢复战斗力。现有坦克旅里的维修班组比例,是国内的两倍。这还只是低烈度战争,建议加坦克维修车组人数。”

“法制十吨级坦克拖车在战场转移中发辉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强烈建议苏维埃开发同类产品。”

“机械化部队作战,燃油消耗极为巨大,完全超出预计。幸好战役第二天我军就成功夺取敌军后勤总基地,取得敌方全部的燃油补给。而“意外”获得的敌方一百多辆道奇卡车运输队的加入,令参战部队在大规模地装甲转移和部队调动中无需考虑后勤问题。”

(外附一份重新计算过后,维持一个装甲旅高烈度作战所需的后勤卡车数量报告)

战术篇:

“在剿灭71军战役时,面对只有八门意大利47炮的敌军,装甲突击群取得令人惊讶的战果。没有一道步兵阵地,能阻拦坦克集群的集团冲锋,所有防线都是一次性击穿。但是,最严重的问题,依旧是步兵和坦克脱节的问题。”

“进攻71军时这个问题不严重,只有两辆坦克被47炮击伤受损,两乘员轻伤,但在进攻拥有大量反坦克炮的18军时,损失就极大。”

“攻击时,我方步兵距敌军步兵阵地不足千米,坦克由后方超越步兵发动进攻。即使如此,步兵依旧无法紧跟伴随坦克攻击。大部分时间,进攻的坦克都是孤军作战。装备轻机枪的T27坦克,成了移动机动步兵。但是其数量还是太少。”

“歼灭18军的战斗后得到的教训,坦克冲击有准备和有战防炮支持的防卫阵地,单独作战十分危险,参战坦克大部分的战损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中国同志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坦克身上攀附两名士兵,携带冲锋枪随车冲锋。虽然效果很好,但随车士兵伤亡极大。”

“我思考的解决办法,是可否开发出一款伴随坦克一起进攻的,能大量搭载步兵跟着坦克一起冲锋的装甲车?”

“耳麦通讯器,晶本管电台装备车组,在战斗中发挥了惊人的作用。不但促进车组间的联系,还可直接调用后方的火炮轰击敌方隐蔽的炮兵阵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