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1 / 2)

办大事”的态度,令当过凯子的斯大林看了非常地开心。他清晰地看出了这一批的红军领导“务实”、“节约”,主动替苏联省钱的做事风格,而这种态度才是斯大林最喜欢的,反而主动地大方起来,说出了“要多少给多少”的话。

此时的斯大林还不知道,就是这么一件被他和苏联军工部门视为弹簧玩具的东西,几年后卫国战争中,苏联居然一口气生产了近百万件自用,并在战后被扩散到全球,更衍生出无数的仿制品和改进品。

为了减轻重量,后世甚至还出现了铝合金制造外壳的减重版这种异端,而其射程、威力随着弹簧性能的进步,也有所增强,成为著名的“游击战神器”。在RPG诞生之前,从游击队到恐怖份子,这玩意几乎是无可替代,家家都装备的必备物。即使是RPG出现后,在那些贫穷的用不起RPG的穷国游击队手上,仍旧可以见到这款“黄氏弹弓”在出没。

此物大流行的原因无他,其有几大优点:1、太好造,造价极其便宜,找根钢管加弹簧,随便一个手工作坊就可以粗劣地仿造

2、不挑食!稍作改进,就可以发射手榴弹,手雷,自制炸药包,燃烧瓶,1公斤以下爆破物,什么都能弹,什么都能射。比1公斤重也没关系,就是射程近点,用过的人都说好!

3、发射时只有轻微的响声,更无烟火,隐蔽性极强,悄悄地射人一脸,简直是阴人的利器。最妙的是,他可以室内发射,无尾后焰不会伤人——这一点就是RPG和巴祖卡之类的做不到的。

至于第三件武器,12.7毫米的反坦克枪。而这东西是这个时期苏联红军还未立项研制的装备。历史上苏联要到1938年才立项正式研究反坦克枪,当时就是12.7毫米和14.5毫米两款,前者因 威力太小而流产。

在这里黄克也提供了简易的图纸:主要是枪口制退器以及反后座装置的设计,12.7毫米口径,子弹和先前援助的机枪通用。

枪械结构方面的要求,原文却是:为了不给苏联军工生产添麻烦,只要是子弹能从12.7毫米机枪的枪管射出就行,哪怕是“单打一”的最原始设计都没有关系。

关于这一点,黄克这边也作了详细的说明:这枪的用途,一是袭扰和阵地对峙作战时,用来直接打击躲在沙袋后面的敌人,其次却是反装甲作战用,只要能击穿十毫米左右的装甲就很满意了,所以也没必要特别研制子弹。

关于这款反坦克枪,军工部门的人也在几天内就造出来——本来就是最简单原始的枪械设计,尤其是“单打一”的设计要求,一堆的核心零件可以直接从现成的12.7机枪上取材,只有极少数几样需要特别加工。最复杂的,反而是反后座装置。

“中国同志提供的反后座设计非常地棒!”

斯大林询问时,军工装备部的人已把样枪造好,摆在斯大林面前,斯大林瞧了一眼,发现这枪简直是把使用零件的数量精减到了极致——一次只能装填一发子弹,打完一枪后手动退膛再装#弹,当真是精简得不能再精简的“单打一”反坦克枪。

斯大林又问道:

“这把枪现在就安排军工部门生产,会很麻烦吗?”

“不会很麻烦,几乎所有的零件都是现成的,少数一两个也只要稍作调整生产线就能制造——唯一麻烦的是反后座装置,这倒是全新的设计,需要重新准备生产线。”

“按中国同志的要求,先造......二百把吧。另外这枪你们也改进一下,能一次多装几发子弹,拉栓上膛增加射击速度。对了,记得再多造几把,给军队试用一下,我们红军也需要自己的反坦克枪。”——心情很好的斯大林,这次向中国方面的援助数量,主动提升了一倍,由援助一百把,变成了二百把。

至于红军索要的迫击炮方面,斯大林倒是没有直接拍屁股做出决定——毕竟开设一条火炮生产线涉及到整个军工体系的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在问清楚了该炮的制造过程后,索性命令他们把现有的报废炮管按这个标准进行扩膛改造。先临时生产一批81毫米的迫击炮来送到中国去试用,同时命令军工部门,再生产一批相应的炮弹。

至于六十毫米迫击炮,因为没有相应的炮管生产线,苏联这方面也不可能为红军特地去新开一条。在问明了军工部门的状况后,斯大林已下令开发适合苏联红军战术特点的这个级别小口径迫击炮——也就是这个时期,全世界很普遍的50毫米口径产品,不过因为毛子喜欢大口径的天性,提前立项的迫击炮项目,从一开始就化为了60毫米。而火炮设计局的人,因为拿到了黄克提供的那份图纸,习惯性的在第一时间,就按图纸的设计开始试制火炮——后来的结果,自然也是十分地成功。

除去这几样东西外,余下的就是最简单的常规武器了。拿到了黄克这边提供的链霉菌培养液,确认是货真价实无误之后,心情愉悦的斯大林同志,现在在援助中国革命方面,异常地非常大方起来。

现在 要他援助红军几万条莫辛那甘步枪,几百挺机枪,近百门山炮,足够的子弹与炮弹,甚至包括刚研制装备红军不久的T26坦克,这些全部都不是问题。事实上,斯大林已经打定主意:接下来军火输送的规模程度,肯定比支持炮党北伐时力度要大。现在限制援助力度的,反而是运输能力。

看着中国方面提出的援助清单,斯大林同志向廖贝舍夫感叹道:

“人材和废物就是不同,一比较立刻就看出来了,能干的同志做事情时,连细节都非常注意。你看李润石同志向我们索要的武器援助,全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哪怕是索要新武器——一万具掷弹器,只要二十万卢布!而且苏维埃这儿随便哪个工厂都能生产。索要反坦克枪,迫击炮,也是非常细心地考虑到苏维埃的具体情况,很细心地不想给我们增添额外的麻烦。相比之下,从前的那些废物,就只会要钱,要钱,除了要钱,他们什么都不会干。”

廖贝舍夫迎合着道:“那位海蛇同志,听说他也是工人阶级出身,有一手非常出色的机械加工技术,非常懂得军工制造,他本人就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