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到的数据是:德国1935年时,大概有30万~40万左右的肺结核患者。

其他国家的数据不详。

但以德国为标准推算过去,英,法两国大概人数在十余万左右

苏联会有五十万到六十万,美国可能有八十到一百万,至于中国,数字不详,但是用得起这药,打得起第一针的病人,光是在中国,几百上千人是有的。

前面说了,黄克自己粗略推算,能出得起五万美元,完成一个疗程费用的患者,全世界加起来也就是一两百人。

而这病并不是一针就可以解决的,一针之后好转,咬咬牙,再打几针。然后余下的,就是短时间内好转了。如果没有长期打,彻底清除,很容易反复发作。当真是得了这病,想真正治愈,真的得把家底掏空了。

第一批链霉素所以这么快销完。原因很简单:过去几十年里积累下来的庞大的市场需求。全世界加起来近千万的肺结核患者,看到希望后,咬咬牙,四百美刀就四百美刀,用了——大概相当于一辆福特车的价格。

具体的销量,国内的富豪大概可以吃掉相当的比例。

以当时中国的情况,以及肺结核的流行性情况,最少有上百位名人,富人,需要这药的

(著名的鲁迅,杜笙明,林徽因,萧红,还有一大堆的民国名人,富人,甚至军阀,都有这病)其实消费力不低的。

国内的消费力就可以吃掉不少的。

至于国外销售,出口问题。

这东西,刚出来时的前三月,同样也是卖方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独此一家,一堆的有钱富豪家得病的人消费力是很可怕的。而且注意一点:卖药的是,孔,宋两家,他们是可以直接跳过所有的海关税,以近乎走私一般的方法卖到国外的——毕竟一剂药能有多少体积?光是拿这药当人情和海外关系,直接点对点交易,都可以卖得很开心。——这种手法,甚至可以大量地逃掉税收,因为很多时候,都不走商业渠道,而是私人面对面,人情交易了。

——别忘记了,这种救命的药,历史上到1946年前,是可以直接当钱,当硬通货用的。这个时期,他本身就是硬通货。

我的计划剧情设定里,主角回来后卖第二批药时,就会发现,市场其实在萎缩,大批的穷人只够用一针两针,接下来的药他们用不起了。所以才会降价,而且还要再降的。

至于一些想当然爱脑补的,开始扯什么卖掉好几亿美元——我才不会这么蠢呢。我自己估计,这药全球的销售额,当年能有一亿就要笑了。而这一亿,还只是总销售额,主角其实只能拿到三分一不到的分成,大量的利润是要被各种中间商各种伸手抽走的。

而黄克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离开时才对主席说,关于这药,他自己在下一年,能够调动的收益资金,也就是四千多万——这四千多万,其实也包括了融资,圈钱,玩金融的收益

正因为明白这一点,黄克才要和宋,孔合作,用融资,股市收割的方法来加大收益。因为这才是比卖药,更赚钱的手段。

而他自己,关于链霉素的售价,前面也一再提到了,迟早会降价十倍,甚至二十倍。意思就是除以十或二十(又有很多人听不懂降价十倍,二十倍的数死早和语死早的,这里我再解释一次)他和孔,宋搞出那么多的名堂,就是要在富人和中产的消费能力饱和前,最大限度地进行收割。

-------------------- 第87章引导 --------------------

为期九天的天水会议结束了,艾琳娜以“共产国际观察员”的身份和真实的“观察员”谢洛夫一起,旁听了全过程。

谢洛夫完成了使命后,很快告辞,通过秘密渠道离开,而艾琳娜也到了离开的时间。

“先生,那些电报,您为什么看都不看就全烧掉了?我听黄克说过,过去的十年里,很多人都在按需所取地恶意更改共产国际的电文。如果要深究的话.....”

先生,即老师的意思。这是艾琳娜入乡随俗,对李润石的称呼,私下无外人时,她就是这么称呼他。

“那些电报,公开了,是会炸死所有人的炸药。今天的党组织,实在经不起更多的折腾和无谓的牺牲了。而且除了黄克和你这种事先看到答案的人,当时又有谁能肯定,我的选择就是对的呢?”

说到这,李润石主席的脸上露出回忆的表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