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从陕北到甘南(1 / 2)

从陕北到甘南

八月十一日,常凯申终于“确认”了他的亲儿子第一师全军覆没的消息。

红军从包座用那台发出过无数条“包座大捷”电报的电台,向全国发出了松潘-包座战役的战果通报(明码)。常凯申这边也特地发了一份,不过却是用胡宗南那儿缴获的电报密码,特别加密后发的.......

从八月五日红军先锋军走出草地,闪击包座战役,到八月十日晚,董振堂、余天云的“偏师”攻下松潘,历时六天,红军全歼中央军王牌主力第一师全部,以及49师大部——比起被一锅端的第一师,49师幸运的地方在于,其还留了一个团放在福建老家,总算还落下一点底子。

而第一师,只有位于松潘的一支百余人的骑兵连,仗着机动力强,在发现战事不妙时就跟着藏军一起逃到了西康,勉强留下“一根毫毛”。第一师入川时,本来也是带着一个骑兵团,除了在松潘放了个侦察骑兵连留守外,余下的当时都跟着胡宗南北上,当时拆分给三个旅充当侦察部队和“抢功劳”用。结果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就完全覆灭。反而在战后让红军平白多了一个加强骑兵营的编制。而其位于甘南天水的总部驻扎地,在半个月后,也被出川的红军端了。

光是这两支主力中央军部队,常凯申就损失了超过两万七千人的机动野战部队。再加上地方杂牌军,藏兵土司兵等战死、被俘、失踪(主要为溃逃)损失,六天里共损兵近四万。战后红军各部统计,光是缴获各种枪械就超过二万支,各型火炮四十余门,战马(包括补给骡马队)上千匹。由于两支中央军主力败亡得实在太快(全在两到三小时内被全歼),消耗弹药极少而缴获极大。

而且,作为常凯申的亲儿子部队,第一师的枪、炮质量都是最好的。不少武器甚至是去年才刚从国外“定购”的,红军各部用了都叫好!

战后,原本还缺枪少弹的红军各部,集体“胖”了大一圈。不但全体主力作战部队大规模地“换装”,主力部队“枪械配全”不说,甚至还可将淘汰下来的多余枪枝分配给前红四方面军的妇女师,组建了一支妇女战斗团。

凯申物流,就是这么出色!和他相比,黄克在上海租界的洋人仓库零元购弄来的那点军火完全没得比。

战役结束后不久,红军高层就通过无线电,向全国公布了被俘的炮党高官的名单,并通过“特殊渠道”,向常凯申提出了交换俘虏的要求。

红军要求交换的是各地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尤其是正被关押在南昌的五百多名红十军的官兵,其中也包括了方志敏。历史上,方志敏同志在8月六日这天就被常凯申下令杀害。 但这个位面,因为包座战役在八月五日爆发,常凯申看到“剿匪局势大好”,有望在包座全歼红军,彻底消灭匪共,在枪决前日特地下令暂停执行。

原因是:他想等战后,把红军的高层全凑一块聚个堆,匪共头目“整整齐齐”排成一排,凑得规模宏大一些,让全国的记者们“集体围观”,借机向全世界展现他“赫赫的剿匪武勋”。

然后,大家明白的......

“匪共头目整整齐齐监狱聚会”的场面没有发生,倒是他的亲儿子第一师外加49师的全体黄埔生,在“匪共”的俘虏营里团聚,由匪共头目,前黄埔政治部主任开了一次“十年聚首同学会”。

包座-松潘战役结束后的这几天,脸都被打成肿猪头的常秃子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这几天里,他身边的侍从,更是小心谨慎,“胡宗南、第一师、包座、松潘”这些词全成了忌讳,没人敢提。

而在这几天,位于成都的剿匪绥署大门口,却是挤了一大堆的记者,有中国的有外国的,要不是考虑到“国际影响”,常秃子真恨不得命人架起机枪把这帮子表面是在采访抢新闻,实际上却是在看他笑话的记者们全部用机枪扫死。

而这一时期,戴笠蓝衣社和中统的特务也是满世界出动,盯着全国各地的报纸,务必要求他们“淡化”报道这事,不准揭丑——也就是要大家装傻装成不知道有“包座大捷变惨败,第一师全军覆没”这事发生。

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其实也就是皇帝的新装。谁都知道他在川北又一次地被他的生死大敌给羞辱了:不但被中出,颜射,三洞齐开,还被拍了”艳照“——要不是伍豪担心那张“黄埔生十年团聚”的照片羞辱他过甚,影响了“换俘”大计,相关的”艳照“早就在全世界的媒体报纸上当”头条“了。

且不说常凯申化身缩头“龙龟”不肯见客的窘态,横扫了川北所有的白军后,红军稍作修整就北上出川,临走时带走了数量高达二万六千人的炮党军俘虏!川北是个不产粮,难以养大军的绝地。这帮俘虏如果在当地放了,大半要直接饿死在山区中,余下的则会成为土匪流冠,祸害地方,所以必须全部带走。

川北战役的全胜,同样也影响到了红军接下来的战役布局,胡宗南集团全灭后,即将出川的红军,瞬间就成了陕、甘、宁、青,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军事力量集团。

尤其是胡宗南在苦心经营多年的甘南地区,直接就变成了拱手相送的势力空白区。

八月十六,最先出川的红军第四军轻松占领天水,而接下来整个八月份,陆续出川的红军主力大部队,横扫了整个甘南地区。

以甘南最大的城市,胡宗南入川前的囤粮点天水为中心,南至陇南,北至平凉,西至武山,东到宝鸡(以西)几乎整个甘南地区被红军直接扫入怀中。在这过程中,胡宗南的在甘南的残部,在红军到达之前就飞快弃城而逃。而西北三马之一的马鸿宾,此时正在堵击位于陕南苏区向甘南运动的红二十五军,在听闻胡宗南部在川北全军覆灭之后,直接吓得丢下友军(杨虎城西北军部)西撤,抢在红军出川前就缩回兰州老巢。

红军 主力出川后半个月的过程,基本处于“武装接收”状态,仅和地方民团发生规模不大的战役冲突。面对挟全歼胡宗南部大胜气势而来的十万红军,整个大西北的“土军阀们”,无论是西北“三马”还是杨虎城部,瞬间都变得“爱好和平”起来,纷纷收兵,缩回各自防区,开始拒不执行常秃子发出的“剿匪”命令。

八月二十六日,从川鄂陕边区西进的红二十五军,在杨虎城拦截主力部队缩回宝鸡闭门自守的“放纵”下,轻易地越过宝鸡,与前来接应的一军团在姜园会师,以天水这一大城市为中心“甘南”根据地就此建立。而川北这一战略要地。红军也没有轻易地放弃,而是在当地留下了一支千余人的游击部队“独立师”,将这一带变成保护甘南的屏蔽带和战略缓冲区。

到了9月12日。作为主力红军的一支,继续北进的第四军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两军合并后继续向陕北进军,不久占领延安,以此为中心建立起陕北根据地。

松潘-包座战役结事后,仅仅过了一个月红军就成功地在西北“陕、甘、宁”这三省交汇的地区,直接圈下两片极具战略意义的根据地,并紧密地连成一体。

在这过程中,“势单力薄”的杨虎城面对着"汹涌上门拜访"的十万红军,根本不敢“有所作为”,只能瑟瑟发抖地苦守从西安到宝鸡这一线的平原地区,不敢越雷池一步攻击红军,甚至还对正在鄂豫陕地区游击北进的红二十五军部队“友好放行”。

至于有名的西北三马,此时同样也是紧紧抱团,龟缩不动,任由红军在陕北和甘南圈下两块面积巨大的根据地。

瑞金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此时已可以算是结束了。收尾的过程平平无奇,大部份皆是以武装行军收场:关键还是松潘-包座战役,直接把常凯申在西北的影响力完全清除,震慑得周边的其他大小军阀只能收缩自保,任由红军在这儿“跑马圈地”。

龟缩了几天后,常凯申在红军主力出川时,终于在公众面前“露面”。闭门不见客的这几天,他一直在苦读“曾文正公日记”,领悟了其“屡败屡战”的精髓后,终于也能厚起脸皮来出门脸见人。

只是他一开门,就迎来了一大堆第一师家属家眷堵门般的哭闹求救。就在这几天,红军通过电报,以及宋庆龄的关系网,往常凯申提出了战俘交换的要求,表示愿意用第一师和49师的全体官兵,交换全国被关押的地下党和红军战俘,其中也包括了方志敏。

“我宁可把他们全杀了都不会放了这些共党份子!”

常凯申很想地把那群堵门的“败军之将”、“废物之将”的家属们全赶出去的,然后下令将狱中的共党份子全部枪决了。

但是他根本下不了这个指令。

“委座,冷静啊!这可是一百多个黄埔同窗,他们全是您的心腹肱股啊!”

"校长,你要是不管不顾,可是会寒了大家的心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