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一女嫁三夫(六更)(2 / 2)

大魏霸主 tx程志 3798 字 2021-10-05

谢艾疑惑的打量着这支军队,魏军他不是没有见过,不仅见过,而且还交过手。魏军悍不畏死的样子让他记忆犹新,可是那个时候的魏军绝对不是这样的气势,如果说那时他们身上拥有一种视死如归,一如既往的气势,而现在这种气势则变成了,舍我其谁,为我独尊,俯视万物,藐视一切的霸气。

“霸气!”谢艾仿佛有了明悟。

其实早期魏军与异胡血战,这只是逼到了绝境,最无奈的反击。诸胡肆虐,视汉人是猪狗,想杀既杀,想打既打,他们的生存受到了最根本的危胁。反正横竖都是死,杀死一个够本,杀死两个赚一个。这就是魏军早期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是哀兵之胜。

但是随着魏军打败强燕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天下,打败匈奴人、羯人、氐人、鲜卑人,连续胜利,让他们拥有了强大的自信。魏军不可战胜。这成了魏军士卒所有的人的信念。

其实这也算是历朝历代开国第一代军队的特点。

就是这种第一代开国军队,他们都战线赫赫,所向睥睨。就连历史上以“文弱”称名的北宋,事实上在北宋初期,也是北宋对辽采取攻势,只是连续的失败,才变成守势,后来就慢慢成了畏辽如虎。明成祖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像犁地一样把蒙古人的地盘连根翻了个底朝天。依靠的是他靖难起兵,以少胜多,战斗经验丰富的军队。正是这个原因太祖时期,才敢在国朝初创之机,与美帝掰手腕,敢在苏军挑衅时,寸步不让。

因为这是他们在建国过程中,屡战屡胜培养出来的那种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自信和霸气。

“嘭嘭”沉重的脚步声像巨锤敲在四国使节的心上。

魏军军演军队依然前进,前面这里出现了一堵堵高约与人齐胸,厚达六尺的夯实土墙,土墙前也有木质拒马。

如果慕容恪在这时一定会惊奇发现,这和军演土墙和拒马组成的防御工事,居然和廉台之战,魏军的防御工事有八分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少壕沟底部的陷井这一项。壕沟虽然够宽够深,可是底部平平,没有竖起的木枪。

燕国使节团中有一个低阶官员曾是廉台之战燕军的幸存者,对于这种让燕军损失惨重的防御工事,他一辈子也忘不了!他脸色变得苍白,他语无伦次的向慕容楷介绍魏军的演习工事。

慕容楷也是一脸惊奇交加。他惊的是魏军现在装备的就是燕军的具装甲,奇的是魏军会用何种方法破阵。

不仅慕容楷是如此想法,谢艾也一脸期待。

魏军是不会让任何人失望的,尤其是魏国的敌人失望。

鼓声阵阵,魏军前进步伐不停。就在这时,演习场中让人惊呼起来。就见信号旗挥动,矮墙后出现密密麻麻的弓箭手。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真的很匪夷所思。

矮墙后面的弓箭手在众人匪夷所思的目光,松开手中的弓弦,箭矢破空而出,如同蝗虫,遮天蔽日。

“叮叮铛铛”箭矢与铠甲亲密接触,火星四射。

校场内外再次陷入绝对的死寂。

具装铠甲全身覆甲,只有眼睛露在外面,而且这种铠甲属于重甲的范畴之内,除非是强弩破甲锥,否则普通箭矢、普通绝对不会有战绩。除非走狗屎运,射中甲士的眼睛,才会造成伤亡。

三千魏军甲士没有停下脚步,别说停下来,就是连慢半分都没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籍罴让几个士卒去校场上随意捡来数十箭落在地上的箭矢,这些箭矢装在托盘里,被送到各观众台上。让四国使节认真观看。

谢艾拿起一只箭矢,仔细的打量起来,这只箭矢的箭杆有点裂纹,特别是箭头,上面变形严重,三寸长的铁箭头,现在就像仅余两寸,其中莫约一寸直接倒了过来。谢艾知道弓箭的劲道非常大,至少是军中的一石强弓。

代国使者也知道魏军的装备是从燕军那里缴获的。在去年那场战争中,燕国为了避免魏军的打击,将燕国历年来俘虏的汉人,全部移交给了魏国。在这个时候,燕国并没有熟练的汉人工匠,他们已经失去了制造具装甲的能力。

具装铠甲威名在外,大部分并没有见过其真正面目。必竟甲骑具装是燕国的杀手锏,就像宝剑,只好出鞘,必饮血才归。

“嘶嘶”阵阵大吸冷气的声音在观众席上响起。

谢艾此时恍然大悟。魏国这次军演扬威只是其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手中的具装甲卖掉。

而且是一女嫁三夫,分别向燕国、代国、凉国三国提出了合作意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魏霸主 (.org)”查找最新章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