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茅山之战,孙坚之殇(1 / 2)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茅山,位于丹阳郡最南端,其东依长塘湖、西靠庐山,南临溧水、十臼湖,北据长江。

故而,茅山由于受湖泊的影响,也从中一分为二。

以靠近长塘湖的为东山、靠庐山的为西山。

所以,由于茅山东靠湖,故此其地势相对平缓。

而茅山西靠近庐山,随着山脉的代代相连,故此其地势也异常险峻。

不过,因为茅山的地理环境优越,故而也是北上通往金陵的必经之路!

…………

所以,只说江南军在弃守宣城全境北归后。

朱元璋也将其军安顿在茅山东,安营扎寨,驻防。

以此抵抗正准备北伐而来的吴军。

至于为何不驻军西部,概因西部地势平缓,就算守住也并无用处。

吴军依旧可以选择从茅山东翻山越岭,绕过西山,从而兵临丹阳腹地-金陵。

不仅如此,西山的地势也不利于朱元璋的计划展开。

随着江南军在茅山的防线布置完毕,此时孙坚也力排众议,坚决领军北伐。

以此准备驱逐江南军,称霸江东。

一时,局势逆转,风云犹如天地变色!

本来,江南军其无论是兵力还是士卒素质都远远强于吴军。

可谁又能想到,江南军竟然遭遇李子通阵亡,从而陷入被动的态势呢?

吴军阵中,只见孙坚头裹纶巾,身披火红战甲,一匹乌黑战马,手提家传宝刀——古锭刀。

一时,只见孙坚可谓是神采奕奕、其神色更是兴高采烈。

此时,孙坚脑海里甚至已经幻想到夺取丹阳,雄踞江东,称雄金陵的美好心愿。

毕竟,如今这局势看起来无论如何都对吴军极为有利。

行经数日,吴军进入丹阳境内之后,一路攻城略地,无往而不利!

随后,便抵达茅山之下,其进行遥山而望。

此时,负责打探的哨骑也将其情况禀告给孙坚。

江南军已经在东山之上安营扎寨,构造防线,严阵以待!

闻言,吴将韩当打马上前,细细向其山上思量着。

良久,才拨马回到孙坚身旁,拱手道:“主公,当观察了一下茅山的大概地形。”

“由于山川湖泊的原因,将其一分为二,化作东山和西山。”

“西山靠山,所以地势险峻,现江南军便驻扎于此,东山靠湖,所以地势平坦。”

“此山贯穿丹阳全境,乃夺取金陵的必经之地,应先行领军前往东山进行修整。”

“等打探了解到最新情况后在做定夺!”

一时,韩当一番话极为有理,孙坚也便同意。

随即,吴军进皆开始行进,向东山行去。

随后在东山进行安营扎寨,与西山江南军呈对峙态势。

…………

此时,西山,江南军大营

“报,禀告将军!”

“如今吴军已经在东山安营扎寨,进行修整。”

“看情形看来是准备与我军打持久战。”

只说,江南军哨骑正缓缓地向主位之上的朱元璋禀告着。

闻言,帐中诸将纷纷开始大急起来,毕竟如若吴军不主动进攻。

那便表明连日来己军在此地所构造的防线基本上无用。

但是,朱元璋依旧保持着一副笑容,好似毫不担忧一般!

良久,谋臣李善长才站出,说道:“诸位将军,莫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