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据理力争,赴死之状(1 / 2)

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诸位,情听本帅一言,此次高将军的提议甚好。”

“也是唯一可以快速攻破坚固的安市城。”

“故此,本帅决定,此次由本帅亲自率军吸引渊盖苏文的埋伏。”

此言一出,帐内诸将进皆犹如炸开锅似的,纷纷震撼不已。

要知道,此次担任吸引高句丽的兵马稍不留神便会落入全军覆没的下场。

可张须陀却依旧为下属着想,主动率军吸引渊盖苏文。

以这样的’高风亮节‘,高麒突然明悟为何张须陀能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军威。

哪怕隋如今已然日薄西山,实力大不如从前。

可张须陀镇守中原的时间以来,麾下士卒依旧士气高昂、战斗力极为强盛。

让各地宵小以及反抗势力不敢在轻举妄动!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须陀平日的作风。

一位秉公执法、为麾下将校士卒着想,按时发放军饷,不克扣士卒间的战利品。

以如此做法,焉能不在军中一言九鼎,享有崇高的声威?

…………

旋即,一众诸将皆是出言反对。

毕竟如今张须陀作为全军之主帅,身系全军之安危。

他如何能亲率军队去做刀口浪尖之事?

要知道,主帅的安危不等同个人安危。

如若张须陀随之阵亡或是被敌军包围,敌军一旦抓住这一机会,散出消息。

那这将会如巨大的毒药一般,瞬间传遍隋军各地。

到时候一旦局势失控,恐怕隋军士卒会斗志全无,从而被一触即溃也不是没可能。

须知,在古之战斗中,因主帅的缘故,从而导致被敌军逆袭的例子可不在少数。

故此,在张须陀说出这席话时,众将才会如此默契的反对。

只是,张须陀既然能作为一军统帅,又岂是没有考虑周道?

只见张须陀缓缓站起身,挥手打断着众将的话音,说道:“你们的本意本帅都以清楚。”

旋即,话锋一转道:“可高将军的计划你们都听的很清楚,如若没有一位分量十足的人站出来主动承担吸引高句丽军。”

“恐怕渊盖苏文不会上当,只会更加卖力的加固城池。”

闻说许久,张须陀不由顿了顿片刻,继续道:“诸位都应该十分清楚,虽然高句丽贼军生产力落后,无论是装备质量还是士卒训练程度,都远远不如我军。”

“故而,我军在野战中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能压制高句丽军。”

“但是,诸位应该清楚,我大隋自立国以来,便三次征讨高句丽,最终却都以失败告终。”

“这难道是因为我大隋士卒不精、兵甲不利乎?”

闻言,文士刘凯站出缓缓说着:“不,大隋之所以东征失败,并不是军力的原因。”

“除了一次是因为国内‘杨玄感’举兵叛乱而导致前功尽弃以外。”

“其余两次,进皆是因为高句丽军知晓我大隋的兵锋强盛,野战绝不是我军对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