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研究院搬家(2 / 2)

领导 大司空 3723 字 2021-07-06

王学平心里很高兴,搞飞机的发动机,就和雄伟的罗马城一样,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出惊天动地的大成果。

敢于并且善于否定自己,其实是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叶不时的身上,王学平看到了,令人可喜的闪光点。

其实,在国家事业性质的科研单位里,一线科研人员也不是没有发出反思的声音。

可惜的是,在行政垄断一切资源的前提下,这种声音不太可能及时有效地传入决策者的耳朵里。

以行政为主导的科研机构里面,科研工作变成了唐僧肉,大量研究经费由不懂技术的官僚们进行分配,其效率必然低下的。

很多所谓的填补空白的科技成果,只要细心分析一下,就知道,其实是为了骗资金骗政绩的大忽悠。

“叶老,仁江毕竟还是太小了,连一所大学都没有,技术交流方面,很成问题。所以,我想的话,还是把研究院搬到京城来,这里大学扎堆,科研院所无数……”王学平耐心地等叶不时发完牢骚后,这才缓缓地说明了他的计划。

叶不时陷入到沉思之中,并没有马上表态,王学平十分理解他的顾虑。

研究院如今的家当已经不少,完整性地搬一次家,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老叶是担心影响科研工作。

“叶老,为了咱们研究院可持续的发展,选择落户京城,其实是一条必由之路。“王学平把叶不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笑着解释说,“靠山吃山,我打算在民航学院里,组建一个全新的飞机制造系,再把咱们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分批次地纳入到客座教授的行列中去。这么一来,借用学院的名义,就可以更方面与国外的院校进行学术交流。”

叶不时睁圆了两眼,瞪着王学平,目光中闪现出惊喜的光芒。

此前,叶不时也向国外学者发出过邀请,只可惜,草台班底的民营背景,限制了海外学者的认知。

“既然请不进来,那么咱们就走出去,一步一个脚印地搞研究,我就不相信,三十年后,咱们还搞不出可靠的大推重比发动机。”王学平也认为,单纯的闭门造车,很可能事倍功半,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既然叶不时也在反思设计理念方面的问题,在升级涡扇八遇到重大阻力的情况下,派出大量的科研人员出国交流,不失为明智之举。

固然,西方国家一直利用巴统组织限制对天朝高科技的出口,可是,西方很多大学的校门,始终对大陆学者是敞开着的。

作为官员中的一员,王学平深知天朝派员出国考察的弊端。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某部派出的庞大科研考察队伍里边,竟然没有一位是专业技术出身的技术人员。

在很多科研部门的眼里,基本上把出国考察,当成了出国旅游。甚至是带着家人或是二奶出国旅游的大好机会。

至于,有没有考察到有用的技术,那就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范畴。

“王董,咱们这么做,会不会给您添麻烦?”叶不时有些担忧地望着王学平,占用国营大学的出国编制,这事很容易引起学院方的不满。

“呵呵,出国考察或讲学的资金由咱们自己出,只不过借他们一个名义罢了。甚至,咱们派出二十个人出国,可以给他们一个免费旅游的名额,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不满呢?”王学平早就计划好了,在夹带他的私货中间,也不可能完全忽略掉学院们出国游玩的**。

在公私兼顾的前提下,研究院才能持续性地借用民航学院的名义,一举双得。

(ps:还有一别走开!)

!@#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领导 (.org)”查找最新章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