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斗力,但在年初会战中,却除了许多纰漏。

在过去,人民军一直是本土防御,是为本土作战,那么就意味着各级部队获得军需补充很方便。在后方大保障体系下,一个补给营就足以确保全旅的物资供应。基于此,军委认为目前的后勤力量够用了。

但年初会战中,人民军主力突破山口防线,杀入腊戌盆地,夺占南渡、南散,兵峰直指昔卜。从山口到昔卜,直线距离超过50公里,从兴威总后勤基地到昔卜前线,补给距离超过120公里。

这个补给距离是人民军后勤部门从未遇到的新难题。超乎预案的补给距离,让后勤部门措手不及,从而导致前线部队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

供应不足的现象在掸中丛林中尤为严重。九旅主力北上掸中后,陷入孤立无援的持续作战状态。在最艰苦时刻,九旅补给断绝,战士们只能干粮就冷水,甚至是抓蛇虫冷吃。

战争结束后,军医院统计九旅北集群战士几乎人人都有胃病,脚气病更是遍地都是。若补给充分,保障战士有热水热食可用,就不会有两百多名战士因身体原因在战后被迫推出现役。

军委参谋部统计,因补给问题造成的战斗减员占总伤亡的38.6%,仅次于战斗减员。

回想起来,去年同期一部分参谋自傲的宣称部队战胜了雨林,人民军不用再视丛林为天险。现在看来,这个看法就是一个笑话,人民军离征服雨林还远着呢。

吃了一个大教训,后勤改革势在必行。后勤军改的第一步是运输和炊事为主的后勤要分开,分设旅部直属的运输团,以及另设后勤保障营。

第二步是全面加强各级部队的炊事单位,炊事连、炊事排、炊事班都要大大加强,而不是此前有就行的状态。

要加强炊事单位,无非是两大要点,食与具。食物上,过去的人民军野战套餐是泡面、罐头、腊肉、野菜打天下。这个传统要改,必须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转变。

7月1日,张扬下达新军改的首条指令,军委必须确保每个战士都能吃上新鲜滚烫的红烧肉。

要做红烧肉,就必须改革炊事器具。此前,各级部队在炊事用具上是各显神通,有啥就用啥,讲究就地取材。为了改变这一简陋现状,后勤部联合工业部推出了两款餐饮车。

一个是三轮自行车改造的餐饮车,另一个是卡车改造的移动餐车。两款餐车虽做不到移动中做饭,但却能做到就位15分钟内展开,60分钟内出菜的速度。

配合餐车、餐具等诸多炊事器具改革的,还有煤气、蜂窝煤全面入军。之前,各级炊事单位就地取材,喜欢用柴火做饭,但这个问题到了雨季或雨天就很麻烦。虽有各种土招来克服,但都不具备普遍性,不适合全军推广。

这次索性更新全军的炊事燃料,统一改为煤气瓶、蜂窝煤、固体酒精等易燃物。此外,南坎石灰厂还研制了生石灰为主的自热包,基于此木姐食品厂生产了数款自热火锅。

六七月恰月好是雨季最盛的时节,自热火锅在试用过程中大受战士们的欢迎,解决了野外行军、拉练难以生火的痛点。

备受欢迎的自热火锅、自热米粉等野战食品包就此入军,配备到每一个战士的行具包里。

除后勤保障外,军委还重点讨论基层部队反应火力不足等问题。火力上反馈很多,但都可以总结为指战员们要更大更多更强的火力,火力不足恐惧症初现人民军中。

人民军规模列装的上口径火力上,大致可归类为火箭炮、重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筒/无后坐力炮、高射炮/四联高射机枪、迫击炮(含一款75毫米山炮)。

具体到各级部队火力配置上,大致可以确定为班排装备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连营装备迫击炮、火箭炮,旅部直辖超过100毫米口径的火炮,以及各型高射机枪。

基层部队提议最多的是要加强直射火力,最好是步兵班人手一支火箭筒,当然这只是戏言,但一线部队却是希望装备更多的40火或者GPG。

同时,各个炮兵营都一致认为远程火力不足,尤其是出现火箭炮下放到连的趋势后,这一呼声更大了。

炮兵旅装备的105毫米榴弹炮、12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榴弹炮,乃至是107毫米火箭炮,都是二手货,不是华夏提供的,就是人民军战场缴获的。

这些火炮都有炮管磨损、火炮接近寿命尾声的问题。到7月1日,就已经有将近十门重炮“报废”,被迫退出现役。

若无重炮补充,下一场战争时,人民军极可能无法维持此前的炮群规模,而敌人必定加强重炮火力,届时人民军极可能陷入火力劣势。

目前,军工炮厂实现了60、82、100毫米,三种口径的炮击炮自主生产,107火箭炮的自研工作也已现曙光。

如此一来,人民军只余105、122、130重炮,以及120毫米迫击炮,四款大口径火炮急需外部补充。

火箭炮方面,炮兵部队认为要装备更多火炮。正在测试中的自产107毫米火箭炮,试射结果并不乐观。自研的火箭炮管强度和精度都不及华夏原版,尤其是射程方面,最大射程降到了5000米级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