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观的预想而已,远远不到要反对革命政权的地步。

民众煽动煽不起来,魏家等“大家族”没法躲幕后了,只好主动上台表演,互相串联起来,准备来个里应外合,搞出点大事来。

张扬露出就这的表情,问:“解决了吗?”

谢和华笑了,答道:“引蛇出洞很成功,我都没想到咱们内部有这么多蟑螂。果敢家族、少民头人,甚至是世俗僧侣,都对我们不满得很。这次乘机来了一次大扫除,屋子干净了不少。”

战役决战之时,谢和华组织了一场除毒行动,将聚集在一起的野心家,以及持枪群体一网打尽,一共抓获六百多密谋叛乱的坏种。

“僧侣也参加了?是哪家寺庙?”

“寺庙倒没有参加,但缅族村落的俗僧参与阴谋叛乱的可不少。”

张扬颔首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缅族村落的部分僧侣有异心,张扬早有意料。建立根据地以前,缅族村落的权力格局以村长、头人、僧侣为核心。还俗在家的僧侣掌握了农村的“礼”和“祭”的大权。

缅族有个传统规矩,每到重大节日时,村子的未婚男女就要听从俗僧的指挥,参与节日活动的全流程,其中包括食物的加工、祭祀,及分配。

通过这些活动,僧侣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很大,一定程度上还担负了红娘的角色。有威望的俗僧的乡村影响力,比村长、头人还大,甚至比肩当地的官僚。

根据地内部缅族村落的这种格局,在干部下乡,构建基层政府机构的进程中被打破。僧侣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影响力,甚至失去了相当部分的权力。

农村俗僧也要下地种田,他们也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受益者,所以很多僧侣识趣了接受新政治生态,努力融入新时代中去。

时代洪流下,有人随大流改变,也有人逆潮而动,妄图恢复旧势力与权威。人心浮动之际,部分不甘心失去权力的僧侣起来造反不足为奇。

“新根据地安定后,我们要出台新一轮宗教管理办法,过去对寺庙的管理有些放松。”

“我看可以,早该如此了。”

之前对宗教要求不多,一定程度上漠视其发展,这是因为缅共力量有限,撬不动佛教这个庞然大物。

如今不一样了,人民军击败了缅军主力,夺取了腊戌这座掸北佛城,用战争向宗教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世事变了,缅共对宗教有了新要求,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听到这里,张扬想明白了,笑道:“老谢,你这哪是说大问题啊?这不是表功嘛!要跳反的内鬼都清理干净了,外来的特务都被一并清理了,怎可能酿成大难题啊?”

张扬从不担心老根据地会被敌人军情人员给捅出大篓子。做如此判断,一个是张扬对自己搭建的制度有信心,对党内同志有信心;另一个原因是根据地的特殊地理环境。根据地群山环绕,能走的通道都被战线所阻隔,敌人要渗透进根据地内部的难度非常的大。

“这么看来,政府的大难题就剩财政问题了?”

李国成点头说:“单论人民币这一币种,我们为这场战争支出了8亿多元。财政部的储备金一扫而空,香江方面紧急拨付了2亿港元用于换汇,才勉强填补了资金缺口。这2亿港元被归入财政赤字。”

“开战前,我们积累的23亿多缅元也全部花了出去,花出去的渠道以借道滇省,以及黑市使用为主。因此,二十多亿缅元能换来的物资远低于战前的水平。我们相当于被人宰了几刀。”

说到这里,谢和华笑了,骂道:“战前,我们用工业品剪敌人羊毛,没想到多年积累又还了回去。”

李国成不理会老友的插话,继续说:“战争爆发,突然增多的货币流通,以及军政府强征物资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国内物价飞涨。以大米计,曼德勒黑市的米价涨了五倍多。”

“从物价角度来说,我们、百姓、军政府都是高通胀的受害者,这场战斗的破坏力可想而知。”

张扬手指点弹桌面,思考道:“这次敌人失去了南渡这个聚宝盆,财源大为萎缩,加上不断的军事失败,奈温政府一定会更肆无忌惮的超发纸币。我们还加持用缅币,那就会成为战争成本的承接方。”

“发行属于边区的货币,势在必行了!”

李国成点头,说:“对此我早有预料,现在就开始准备,计划于年中推出试行货币或类货币票据。发行货币是经济的核心,要慎之又慎,我们经验不多,又不能求助他人,只能自己摸索着来,一点点地改。”

张扬抬头对谢和华说:“你说要打扫屋子,我看还不够,雨季我们干的事情一点都不少。趁着雨季,多拔出一些余毒,我们就越是轻装上阵,才能更快的搞好革命。”

“这话中听,蟑螂杀死了,地里的虫卵也要翻出来暴晒才行。”

张扬又对李国成说:“老李,我不是散财童子,可没办法解决财政匮乏的问题。这得同志们多想办法,群策群力。”

李国成露出不出所料的表情,无奈的说:“那我提一提战争将会带来的财源吧。这次我们真的是大丰收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