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谗言,居然出自德钦,伊迈是又气又恼怒,只得挥袖而去。

中央办公竹楼内,谢和华听完内卫战士的报告,笑道:“老张,伊迈急了!”

张扬专注于审阅档案,头都不抬的说:“那就起送第一批物资吧。让101到勐弄乡接收。”

勐弄乡是腾冲北面的一个小乡镇,有南朗河连着大盈江,交通较为方便。

当地政府也允许无武装克钦战士入境采购物资,前提是给钱。

谢和华取笑道:“旅长,你不是很烦101军区的丁英吗?怎么改主意了?”

张扬无奈的说:“烦也要救基层战士。”

克钦人民军脱胎于克钦独立军,69年加入缅共,巅峰时期兵力超过3000千。

如今被缅军和克钦独立军的联合打击下,只剩不到500人。

就剩这点人,再不就队伍就散了!

入党后的克钦人民军,虽然接受人民军领导,且多次派人到春城乃至北京学习,但依旧不改克钦人固有的臭毛病。

那就是自视甚高,且喜欢指手画脚,激动时连华夏都喷。

这样的队伍不吃够苦头,是不会低头接受现实的。

张扬不想养白眼狼,就一直没主动支援。

就算为了翡翠原石,和克钦独立军往来密切,也对山沟里的101军区持漠视态度。

现在形势大变,新缅共成立后,人民军归于一统,各部必须服从中央指挥。

要收服101军区,大棒和甜枣一样不能少。

张扬突然笑问:“支书,你还叫我旅长?不该叫个响亮一点的吗?”

谢和华呵呵笑道:“你想要啥名头?副主席?副总书记?”

张扬给他一个白眼,无奈的说:“咱不缺那点虚名,就叫委员同志吧。”

说着张扬对在场忙碌的干部说:“以后要统一口头,同志们就称呼我为张委员吧。”

谢和华点头说:“那也叫我为谢委员。”

说完,两人默契的哈哈大笑。

至于主席或者书记一类的名头,两人都不太在意。

现在缅共党员不到8000名,人民军战士约14000人,根据地人口预估为30万。

革命火种就剩这点,职位喊得再响亮,也不会增添半分成色。

张扬放下陈旧的档案,苦涩的说:“佤邦根据地经济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差,可以说是百业皆无,民无寸铁。”

谢和华忍不住怒骂:“这帮敲骨吸髓的腐败分子,一个都不能放过。”

大会召开当天,九旅各部队就散出去,给本地山民发放粮食,以安定四方。

吃了救济粮,知道是九旅来了以后,百姓死寂的心泛起了波澜。

第二天就有群众到邦桑,向军装笔挺的九旅战士诉苦。

听见痛哭声,张扬出门亲自接待这群瘦弱的山民。

听着半生不熟的傣语,张扬才知邦桑人民遭受的苦难。

一名傣族老汉反复的哭诉,山寨集资养的水牛水,被干部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名义牵走了。

村里犁地只能人当牛拉,继续求活。

第二年,买来的小牛刚养大一点,驻军又来了,以征集军需的名义拉走。

更过分的是,无德军人就在山寨外杀牛取肉,毫无怜悯之心。

牵牛夺粮,在邦桑治下屡见不鲜。

没了牛,百姓怎么种田?这必然导致人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粮荒就成了必然。

怪不得邦桑总部经营多年,却年年饥荒,到处求救济。

听完山民的控诉,张扬当即承诺为民做主,一定要惩治军中败类,给人民一个公道。

山民带着承诺和部队发放的粮食,满心期待的回家,将这个好消息传遍深山。

这几天以来,百姓源源不断地下山,声泪俱下地讲诉吃过的苦。

张扬、谢和华和玛努只得抽出时间,轮流接待群众,将一件件人祸记下,以备公审时通知具体受害人旁听。

诉苦有免费粮可领,山民无比地积极,一时间邦桑镇热闹了不少,显示出别样生机。

反腐整风运动没开始,新缅共中央局就初步完成了群众动员,为人口统计和集体劳动做了铺垫。

“公审流程要简化、要加快,毙了腐败干部,才能赢得民心,也能更顺利的整军,焕发人民军精神。”

谢和华很是同意的点头,说:“以我为首组建审判委员会,后天开法场,给苦主一个交代。”

“我也是这么想的!”

“要让公审成为缅共涅槃的第一把火。”

张扬有决心将邦桑总部抄个底朝天,刮骨疗伤虽痛,却是治党良方。

清除旧患,方能迎来重生,创造新辉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