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煤气冷库和卖冰棒的小孩(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896 字 2021-07-01

今天还有时间继续行程,张扬离开棒赛后,沿江南下视察木兰钢铁厂。

此次会战,九旅所向披靡的一大功臣,无疑是钢铁厂。

兴威、滚弄两场炮战,炮兵一共轰出数万发炮弹,彻底摧毁缅军城防工事,从而实现步兵以少胜多的战果。

用炮兵总指挥刘援朝的话说,一辈子都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大规模炮战的背后,是九旅的炮弹生产能力,是钢铁的供应能力。

作为炮弹弹壳供应源头的木兰钢铁厂,居功甚伟,有力地支撑起了前线将士们的“脊梁”。

钢铁厂立了大功,张扬当然要多加视察,好好慰问坚守岗位,努力生产的钢铁同志。

进了钢铁厂大门后,张扬熟练的接过头盔并戴上。

“徐厂长,别客气了!咱们直接上冷库。”

徐建听言,也不多客套,一行人直接往厂房深处去。

“旅长,这是我们厂刚建的煤气冷库。”

徐建推开厚厚的铁门,一股冷气铺面而来,瞬间让人凉爽起来。

李国成回根据地后,发现工人一直处在酷热的生产环境中,中暑现象严重,就有了采购冰箱,乃至冰箱生产线的计划。

常委会议上,政委一提意见,大家都同意,就请木西集团调研香江的冰箱市场,采购一批现成冰箱回来。

至于冰箱生产线,香江办事处传回的信息,就不是那么地乐观。

冰箱技术含量不高,核心技术无非就是空气压缩机,但在这个时代,它怎么都算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品,而且零部件涉及的行业很多。

一条完整的成产线加技术资料采购,超过1000万港元,如果是技术水平与日韩同步的产线,那价格还得翻倍。

生产线采购回来,也不是万事俱备,而是涉及到零部件采购还是本地化生产等诸多问题。

零部件从香江、华夏国内采购,长距离运回缅北,成本高居不下,还不如购买成品省钱。

若是零部件本地配套,就要多建十余家工厂,投资规模就要扩大数倍。

专门为冰箱搞配套工业,显然不适合九旅当前的实力和所需。

既然冰箱生产线目前无法落地,大量采购冰箱不经济,那问题又回到了原地,没得到解决。

解决问题不能只靠几个人苦思冥想,张扬索性下发文件,让大家一起想主意。

一直神通广大的旅长,也有为难的时候,可是让工人们瞧了个新奇,同时也激发了工友们的好胜心。

大家纷纷出言划策,积极地为旅长排忧解难,可知识储备不多,经验也不丰富的年轻工人们,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大家提的意见绝大多数都不具备探讨性和可行性。

一直相对沉默的华夏专家,却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想法,那就是制造煤气冰箱\冰库。

制造煤气冰箱的原料涉及到煤气、氨水、氢气和水蒸汽。

它的工作原理很浅显清晰,那就是用煤气加热使浓氨水沸腾,蒸发出来的氨蒸汽降温后冷凝液化。

冷凝的液体氨,在蒸发器进口处和氢气混合,压力不同的氨从氨液中剧烈地向氢中扩散,使蒸发器温度降低,起到制冷的目的。

降温后,氨气被稀氨水吸收,再次成为浓氨液,剩下的氢气则返回蒸发器。

总的来说,煤气冰箱是通过煤气燃烧加热,使氨、水、氢三种物质在管道内循环而制得。

他的制冷效果非常显著,最低温可达负40℃。

更妙的是,人工煤气可以作为煤气冰箱的燃料。

钢铁厂为了提高平炉产量,特意建造了一个煤气厂,从而解决了冰箱燃料的问题。

煤气冰箱原理简单,技术难度小,且燃料自有。

那还等啥?

大喜之下,张扬立刻让以徐建为首的华夏专家团队,牵头搞煤气冰库公关小组。

前线战事不断,后方的公关小组也没停歇,于12月就制造了样品冷库,并安全运行至今。

伸手感受空气中冷气,张扬不由得舒服的眯了下眼,再次享受到这么大的冷风,真让人怀念。

前世按一下键就有的冷气,在这个时代的缅北却是奢饰品。

一年到头,缅北就只有3个多月的凉爽季节,其余时间皆是炎热的夏季,山区河谷地带更是酷热的蒸笼。

长期生活在缅北的华夏知青,没一个不是“黑人”,大家的皮肤全是棕色,甚至是深色的。

张扬也不例外,脸庞肤色像个典型的东南亚人。

走进满是冰霜的冷库,每个毛孔都舒张的感觉,无不让张扬怀念起前世触手可及的空调。

进了冷库,张扬有滋有味地打量这堆放的冻品,只可惜大多数是冰块。

“冷库多大?”

“一共35平方米。为了实验方便,特意设计大一些。”

张扬摸一把墙壁,满手冰凉,也发现墙体没有震颤,也没听到明显的电机声。

徐建识趣地解释:“煤气冰箱的最大优点是不用电,也没有机械运动和摩擦的部件,所以没有噪音。”

张扬满心欣慰的点头。

冷库温度在零下20°以下,呆久一点就冷得不得了,大家也就没多停留。

出门后,燥热的空气扑了上来,又恢复了缅北气候的真面目。

张扬到冷库后面视察了煤气燃烧锅炉室,语重心长地嘱咐:“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要把冷库与厂房等生产场所隔离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