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政委归来(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73 字 2021-05-31

张扬示意吉普车拐入一旁的汽修点,“咱们先喝喝茶,再上镇安煤矿。”

一共32辆运煤大车走过汽修点,路面灰尘稍微小一些。

四人上车去往煤矿区。

经过工程机械的大力开拓,通往煤矿区的路更为宽广,路面长度达到18米。

不过经运煤重卡碾压后,浮尘极多,吉普车很快失去原色,车身被盖上密密尘土。

张扬咳嗽几声,说:“我计划向滇省提议,修一条米轨,连接镇安、雷山煤矿,通过铁轨将煤炭直接运抵江边。”

李国成沉思一会,摇头道:“恐怕不易!华夏高层风向彻底变了。”

一九七八年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围绕着香江,粤江两岸变化极大,经济蓬勃发展,政策也越来越开放。

政委的一大收获,就是切身察觉华夏高层已凝聚共识,确定要转向,要融入西方世界。

华夏欢迎九旅到香江做生意,甚至默许走私武器,但恐怕不愿意见到九旅对外扩张。

一年以来,华夏逐渐放宽口子,给予根据地更多优惠条件,前提之一是九旅不对外扩张。

这也是华夏对西方世界的承诺。

可如今,九旅箭在弦上,要主动出击,吃下果敢地区。

如此一来,就打破了双方刚形成的默契,华夏态度恐怕有所转变。

修建米轨铁路,只是为了运煤,就足以窥见九旅构建煤钢复合体的野心之大。

在旅部规划里,未来五年,钢铁基地要一年一扩张,最终形成年产300万铁、150万钢的产能。

如此庞大的产能,是缅甸全国钢铁产量的5倍以上。

张扬,你说只想当个军阀,没有统一全国的野心。

有人信吗?

华夏高层肯定不信!

未来的某个阶段,九旅不断扩张后,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华夏极可能“制裁”根据地,卡住运输通道。

米轨建设时间长,且投资巨大。

如果有一天,华夏停下铁轨,根据地将面临重大损失,九旅将会陷入两难困境。

说完自己以上见解,李国成感慨道:“在别人家投再多的钱,也不如自己有的好。”

谢和华不满地说:

“旅长,我发觉你对华夏的态度,比我们还热切。真是奇怪了,你是华人,怎么比我们还‘爱国’?”

张扬揉揉脑袋,沉重的说:

“我早就发觉这个问题了,自己也有反思。我将在常委会议上做报告,检讨自己的思想不足。”

李国成老成持重地说:

“自我反省是党员必备的素养,我写了个香江报告,到时会上,大家互相讨论,一起进度。”

镇安煤矿到了,不过因为刚才的小插曲,大家都没有钻煤洞的心情,一行人就在山头上俯视煤区。

李国成点烟问:“这么多煤,准备用来干嘛?”

张扬接过烟,说:“这是褐煤,计划作为动力煤,修一个火力发电厂。”

缅北降水量的时间分布分明,水力发电量雨季多,旱季少,导致电力也是春夏多,秋冬少。

随着工业项目不断投产,旱季将是用电高峰期,明年秋冬季将有很大的用电缺口。

修建一个火力发电站,非常有必要。

想到根据地没有任何一处煤矿,能源命脉落入他手,李国成很是不舒服,叹气道:

“旅长,你们的工作,比我在香江更为艰难!”

张扬洒脱的笑道:“难与不难,都是革命道路的垫脚石,每征服一座高山,胜利就近一步。”

一行人再上车,谢和华调笑道:“老李,我听说港姐选美很热闹,今年冠军是谁?”

“我怎么知道?你有时间,可以就近观摩,说不定还能一亲芳泽。”

支书摇头拒接,“她们太艳也太俗,只可远观。”

“对了!”

谢和华回身问后排,“老李,你押送的物资里,有特别的玩意吗?”

“没啥特别的,一套小型方便面生产线,还有一大批电子设备,另有一批军火。”

张扬来劲了,“有没有大号防空导弹?”

最近一段时间,根据地事务非常繁忙,张扬没时间看香江发回的物资清单。

正好李国成要回来,一路亲自押送物资,张扬也就一直没看清单,等政委回来时,或许有惊喜。

政委摇头道:“还真没有,不过我让章楷问价军火黑市,你要的萨姆导弹,应该有门路。”

谢和华捏紧拳头挥舞,“有希望就行!”

有希望总比没希望要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