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武器自主之路(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540 字 2021-05-17

车上,支书笑问:“老张,你就没点爱好?像个苦行僧一样,怪不得老百姓奉你为佛陀的现世传人。”

“有啊,我爱好多着呢!”

张扬大言不惭的说:“解放全缅一类的崇高理想就不说了,我就很喜欢钓鱼、吃鱼。”

“就像刚才抓鱼,要是有空,我能有滋有味的看半天。”

现世的张扬,小时候很喜欢在江边楹树下钓沙鳅鱼,天惠之河的沙鳅很肥很美味,多到一会就能钓一小桶。

小张扬钓到鱼后,就交给妈妈,张母会用缅甸特色香料腌鱼,然后炸酥脆。

美味沙鳅鱼是他儿时最好的回忆。

穿越而来的张扬,前世身处物欲横流的时代,隔着屏幕就能欣赏任何美艳的肉体,美色似乎触手可及。

受物欲与消费主义盛行的影响,穿越而来的张扬很爱美,深夜回醒之时,甚至有一股去香江睡遍当代玉女的冲动。

七八十年代,香江有太多的女明星值得拯救了!

可这也只是想想罢了!

复仇,替父母、替华人讨还公道,推翻缅甸独裁政府,执掌一国大权,这些都远比色欲之心重要。

理想与权力欲望,足够让张扬坚定内心,将没必要也不适时的杂欲抛弃。

张扬陷入沉思,谢和华也若有所想,他转移话题问:

“老李说买到一批履带装甲车,运回根据地后,我可得开开眼界。”

张扬收回杂念,笑道:“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M113本应装有勃朗宁M2重机枪,和2把M60通用机枪,但越军军火耗子为了一鱼多吃,将机枪等附件全给拆下了。

为了买下机枪,木西集团又多花了一笔钱。

被拆了防卫武器的M113,也就剩个外壳和发动机,加上因保养不力带来的损伤,要恢复战斗力,可得费好大功夫。

谢和华豪迈的说:“履带能动就行,也让我们这样的缅北土包子见见市面。”

显然,羊城仓库的一番话,也落入支书耳中。

“干好我们的事业,就让虫豸们叽叽喳喳去吧!”

张扬豪言一发,打开车门下车,武器试验场到了。

木兰钢铁厂出钢后,枪械所自制小迫击炮的速度加快,今天拿出了两个型号的60毫米迫击炮。

正在地坑掩体内试射的火炮,是一门用自产钢管的型号。

张扬举着望远镜,看着掩体后的武器试验员拉动激发绳,将一发发炮弹打出去。

“自家产的钢材能当炮钢?”

冯不封摇头,“不太行,但也要试试!”

一旁的吴克虏是迫击炮研制带头人,他解释道:“用自产钢材制炮,更多是为了测试钢材性能,为以后选取炮钢储备数据。”

“再有,一次性火箭炮发射器,又或者爆破筒,都可以依照这个数据,如何选取用材。”

缓慢打了12发后,迫击炮停了下来,似乎出了故障。

吴克虏摇头说:“中速打12发,炮管热值就超标,急速射6发炮管就‘软’,总寿命也就几百发。”

“换炮!”

随着指令下达,试验员撤下迫击炮,换上新的同型60小炮。

它才是今天主角,钢材产自攀钢,由热轧机加工而成,强度上没有问题,具体性能还需仔细测试。

炮不紧不慢的打,张扬和谢和华看得有滋有味。

“老冯,军械所今天要大展雄风了!”

冯不封侧头叹气,“不大出洋相就好了!”

去年军械所豪言要制炮,可就是小小的迫击炮难度,就摸索了大半年,现在才有像样成品。

“克虏,你介绍一下性能!”

张扬放下望远镜,欣赏的问一旁缄默少言的吴克虏。

“目前测试数据来看,二号炮寿命超过5000发,高射速下可以稳定射击36发。”

谢和华赞道:“可以啊!”

吴克虏摇头否认,“一款高性能迫击炮,全寿命在一万发以上,二号炮的各项指标都差远了。”

张扬:“初始型号不用定得太高,精度合格即可,寿命少些,并不影响战斗使用。”

在战场上,单一门火炮很难寿终正寝,只要在短暂的有效作战时间内,能完成支援任务,就已完成它的使命。

谢和华很是认同,“上战场打个几万发,有了一线炮兵的反馈,火炮改进才有切实经验和方向。”

吴克虏:“下一步改进集中在加工工艺上,主要提高射击精度,闭气程度等,并制定射表。”

张扬拍板,“就以二号炮改进型作为初代量产型号,采用小批生产,边使用边改进,小步快跑的办法。”

“9月定型,试产12门,组建一个炮连,打个一万发炮弹再说。”

两位首长都如此说,根据地自产的第一种迫击炮,进入量产阶段。

离开观察所下山时,冯不封苦笑道:“测试火炮就打万把发弹,炮弹厂可经不起如此挥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