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教育与技校(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950 字 2021-04-11

送走李国成没多久,张扬也难得的离开根据地,北上保山,参加水泥厂奠基仪式。

保山水泥厂选址在东河边的陈官屯,河边取水用水方便,南边不远的长脚岭有石灰石矿。

煤炭则由滇省调配,顺着昆瑞公路而来,用不着伐木取炭。

地理位置等诸多区位优势,是根据地水泥厂难以企及的。

陈官水泥厂选址很大,新厂只占新场面积的1/3,可见保山地委的野心,他们不满足于一条日产200吨的产线,想建立一个大型水泥生产基地。

望着辽阔的新场,张扬羡慕的叹口气。

这就是背靠祖国的好处,保山根本不用担心人才、资源和市场,这些都有一个大国工业体系支撑。

而根据地却只能抠抠搜搜,受限于燃料(木炭)不足,水泥厂扩张已经达到极限。

西北军区要建保山同级的水泥厂,要么改为电力驱动,要么从内地拉煤。

刚到陈官,秦立夫为首的地委领导热情迎接,感激之词滔滔而来,张扬都快来不及握手。

保山领导班子如此热切,原因很简单,就是经济和政绩。

去年保山GDP为6154万人民币,农业占比超过60%,工业只有几家五小工业,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成为滇南粮仓。

水泥厂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200万人民币。单个项目,就占年GDP的两成。

水泥厂带动石灰石等矿业开采,建筑业等上下游行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达到3000万以上。

一个大厂带动全市发展,所创造的账面经济效益,就占去年GDP的大半,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更妙的是,水泥厂由西北军区和滇省联合建设,保山不用掏钱,白捡一个大厂。

天上掉一个大大的馅饼,还是西北军区砸的,秦立夫等人当然感激不尽,恨不得抱住张扬大腿不放。

滇南各地放下矜持,纷纷打点门路,向根据地表达善意,想把大财主请到自家去。

陈官水泥厂,兄弟市县眼热得很,无不虎视眈眈的想要抢夺下一次与根据地的合作机会。

保山是近水楼台,当然要热情接待张扬,以免被挖墙角。

受宠若惊后,张扬有点甘之若饴,以前,都是他想着法子吹捧滇省,行挖墙角之举。

没想到还有颠倒来的一天,够新鲜的。

保山领导班子打定主意,一定要宾至如归,一举加深两地深厚感情,张扬乐见其成。

互通互联后,两地经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互为生死攸关。

这种纽带,谁都无法改变。

中午,一行人到保山地委机关食堂吃饭,吃的很简陋,竹笋炒腊肉、白菜、蘑菇汤,特有这个时代的淳朴。

秦立夫笑道:“张旅长,饭菜比不上你们啦,见笑了。”

九旅的伙食好,让内地打工的农民传开了,现在闻名滇南。

农场建设进入正轨后,和养殖场合建一个大型养殖场。

平原上搞养殖,比山区优势高太多,所出产的肉食也多很多,极大的丰富了根据地的肉食供应。

提前实现每个战士,日食3两肉的目标,就连工地工人,每顿都能吃到肉。

还没步入大规模养殖时代的保山,乃至滇省,每顿有肉吃是个难以达成的目标。

张扬不藏私,“搞好规模养殖,问题很多,目前九旅只做到两个关键,科学配制饲料,和严格遵守的卫生条例。”

就着养殖业,两人聊了很多,席间达成农业合作。

九旅向保山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合建一个养殖场,帮助保山市走上现代化养殖业。

保山方按照九旅要求,收集鸡、鸭、土猪、黄牛水牛等优良家禽牲畜种,并提供玉米秆等初级青储饲料。

身处西南边陲,滇省的驯化物种基因还未被污染,到了后世,受经济大潮冲击,很多优势土种被污染乃至消失,真的令人遗憾。

现在九旅抢先收集一批,将它们保护起来,为后世多保留一份种子,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大好事。

“华清大学,怎么就能考上呢?”秦立夫到现在都有些难以置信,忍不住和张扬感慨。

这次高考,保山本地只有3人考上大学,还都是普通大学。

瑞丽县更惨,最高分才218分,连体检门槛都不到,被剃了光头。

古代华夏传统,越是落后的地方,只要父母官有志气,就一定特别注重文教和科举。

新华夏后,地方重视教育的程度,比古代还高。

秦立夫忍不住幻想,要是保山能出一个清北大学生,一定要全市游街庆贺,给状元郎戴大红花。

张扬微笑道:“考上的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