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年联欢和一对新人(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195 字 2021-04-11

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全军区放假2天。

除了巡逻兵、警卫、哨岗等要坚守的岗位,全旅共同欢度新历年的到来。

根据地华人、华侨占主体,过农历年,也过公历元旦节。

缅北风俗就不太一样,主要过缅历的节日,比如一月的泼水节,此外,各族也有本民族的节日。

风俗不一,众口难调,索性统一过元旦节,欢庆新年的到来。

新年就要喜庆,旅部为每一位指战员准备了过年福利包,里面有一个月的津贴,10元-30元不等的购物券。

工地打工人也有福利,除放假一天外,每人多发3天工资,另外加餐一顿。

学校里的学生也有福利,两所小学的小朋友,每人发一支铅笔,一小袋糖果。

放了假,木姐的人气一下子旺起来,小商小贩们反应迅速,沿街摆摊叫卖,将过年的气氛烘托出来。

红灯笼挂起,热闹的街道上,满是欢欣雀跃的人们。

木姐码头,风尘仆仆的孙国立跳下船,背起大大的行囊,他终于到家了。

刚进小镇,望着人流密集、满眼喜庆的街道,他有些慌,才离开半个月,怎么变化这么大?

孙国立连忙问走过的军人,“同志,这是怎么了?”

周凡笑道:“这是军区放假过年,你不知道吗?”

望着满脸风霜的汉子,周凡才觉悟,“你从北边回来的?探亲假结束了?”

“你要销假?”

周凡的话像机关炮一样快,“销假不用回孟牙,旅部直属机构一起搬到解放路38号了!”

“你不知道吧?”

“我带你去!”

孙国立被他说懵了,不自觉地跟上脚步。

路上,周凡说个不停,自从出师后,他就一个人开车,在昆瑞公路上来回奔波,可把他给闷的。

“镇政府成立后,给十字大街命名,东西走向的叫解放路,南北走向的叫人民路。旅部集中在解放路东边办公。”

目送孙国立进去,周凡意犹未竟地摇头,继续去逛街,找下一个唠嗑对象。

报道后,出了军办大门,孙国立有些茫然,根据地变化太大了,连营部也搬到姐兰村了,不用回孟牙河谷。

“呆子,想啥呢?”吴晴娇俏地吓他。

财务局的同事,在旅部遇见孙国立,立马回来告诉茶饭不思的她。

半个月不见,甚是想念,吴晴立刻赶了过来,逮住发呆的他。

一听佳音,孙国立回神,脱口而出:“吴晴,真是你?我想你了!”

吴晴娇羞地抓了下发梢,“你嘴巴抹蜜了?”

望着衣服褶皱的他,吴晴忘了羞意,着急问:“你怎么回来这么早?吃饭了没有?”

按两人的约定,他回临安老家后,要待上一星期到半个月时间,到1月中旬才回来。

“我就想早点回来。”他不愿多说理由。

吴晴拉着他上财务局食堂,让师傅煮了一大碗过桥米线。

要是以往,不是饭点,别想在单位食堂吃到热汤。

可这两天不一样,因为放假过新年,掌勺大叔特开心,被小姑娘一捧,就答应开火。

不过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吴晴要给一张饭票。

吃着热腾腾的米线,在空落落的食堂里,孙国立和对象谈了回家的经历。

用了6天时间,孙国立回到老家。

家里很好,爸妈都在纺织厂上班,弟弟和妹妹没有辍学。

孙国立拿着汇票领回一大叠大团结,惊吓到了孙爸孙妈,一家人连忙锁门,生怕被别人看到。

“儿子,这钱怎么来的?”孙爸颤抖着嘴唇问。

听说缅北到处是鸦片,儿子不会是贩毒,才有这么多钱吧?

孙爸不敢想象其中的后果。

孙国立拉高声调,“爸妈,这是我的工资!”

听了儿子的细细解说,一家人才放下心,给8年没回来的他无微不至地照顾。

家里好是好,但孙国立就是觉得不舒服,虽然习惯早起跑操,但没有军号就是不爽利。

他从来没想过带钱回家,借此脱离组织。

缅北虽穷,但那里有亲爱的战友,有可敬的旅长,更有那双明眸,这一切都是无法割舍的。

只在家呆了三天,孙国立就收拾行李,准备南下。

“儿子,缅北太远了,远到我要戴眼镜,才从地图的金鸡屁股下找到。你就不能留在家吗?”

孙妈依偎着房门,眼眶发红的问。

孙国立顿了顿手,“妈,我是军人,是一名人民军战士!”

临安火车站,一家人依依不舍的送别家里的大儿子。

孙国立抱一下弟弟妹妹,“家里的钱,够你们读书的,一定要上高中,考个好大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