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军政民政(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619 字 2021-04-11

作为年终总结大会的开端,四人团齐聚旅部召开常务会议,今天还多了玛努和将志明。

还没到人事议题,二位“新人”还需旁听一会。

第一个议题。

张扬:“我们接受了西北军区的编号,要不要从旅级升级到军区?”

缅共总部对外宣传军事力量,战果,九旅的战功,成为总部的功劳。

毕竟是中央指挥下,西北军区才打赢的。

根据地埋头苦练内功,没有对外鼓吹武力,和内地的公文,依旧用九旅的公章。

外界的声音,张扬全当听不见,反正好处拿到手了,跳得高的自动挡枪。

四人团早有共识,那就是西北军区的名号,不要白不要,但也只是一个对外交流的头衔。

军区内部保持不变,依旧保留原有架构,在九旅的框架内扩军。

张司令的头衔,听起来很美,但也就那样。

实力不到位,强行戴帽,就是沐猴而冠。

张扬为首的军官,大多只在春城军校接受半年的军官教学,指挥一个营合格,指挥一个旅(加强团)够呛。

认清自身实力不足,那就老实练兵,贸然升编,只会让部队作战能力下降。

实力够了,再称王拜将也不迟。

更现实的问题,全旅都一条心搞建设,大家没想着升官发财。

突然间,旅长都变司令了,那下面的营长、连长、排长,是不是也该高升一级?

不管纪律性多强的战士,在一个集体里必然会竞争,竞争无非就是职务、荣誉。

凭什么你当司令了,我职位不变?又或者隔壁营的升官了,凭啥我职位还是不变?

人心是不能琢磨的,为了避免内部思想混乱,影响团结,索性就保持不变。

首长不当大官,全体指战员待遇保持不变,大家也不用瞎琢磨,安心搞建设。

不升编,不代表不加强作战能力,随着形势的发展,旅部决定再次调整九旅编制。

西北军区第九旅,设立旅部为指挥核心,直属参谋部、后勤部、情报部等机构。

作战单位分为,步兵一营、二营、三营,炮兵一营、二营,工兵一营,一个民兵团,一个防空连,一个教导连。

另有特种作战大队,作为直属特种作战力量。

根据地大建从现役抽调大量兵力转化为工人、农民、驾驶员等,现在新兵又未成长起来。

迫于兵力不足等因素,营级单位依旧是二连制。

相比缅军主力营普遍6连制,九旅的营兵力逊色许多,但在火力配置、兵员素质上,则远超缅军。

1977年12月,西北军区九旅全旅4018人,民兵和预备役力量达5000余人。

张扬心中一算,根据地真有一丝先军体制的意味,几乎所有壮年劳动力,都是现役、预备役军人。

先军政策,并没有影响根据地的建设。

自9月起,九旅的名号传遍滇南,10月有一千多知青、农家子投奔九旅。

11月国内传出知青返城、恢复高考的消息,投奔的知青少了一些,但农家子弟来投人数却越来越多。

11月,全旅接收内地青年1852人,12月才过半,就又接收2000余人。

除了年轻人,更多的壮年人来到根据地打工。

滇南各地形成了到根据地打工的风潮。

这个现象越靠近瑞丽江,就越为明显,瑞丽县有的村子,出现全家只留一个干工分,其余人口一起渡江给九旅干活的现象。

这时代滇省各地乃至全国,农村是饥饿的,农民是吃不饱的。

六十年代,国家宣扬人多力量大,农村条件较上个时代,大为改善,且有一定的医疗保障,致使农民普遍多生,五六兄弟姐妹的家庭遍地是。

七十年代末,恰好是60后大批成年的时间点,五六个半大小子的胃口,又有那个普通家庭能喂饱?

没有廉价且海量的化肥,没有庞大且先进的工业体系支持,又遇上人口爆发潮,公社失败是必然的。

落后的滇南乡村,比内地更贫困,到处是吃不饱的农家,贫困落后的面貌,一直到新世纪后才改变。

永远填不饱社民肚子的困境,逼着滇南各大公社放人到南边打工。

打工就是好,拿到工钱就能改善家庭生活,孩子的饭里有了油星。

有了过好日子奔头的农民,谁都拦不住。

各家各户不只当家的去南边打工,连自己儿子也带上,这还不够,要把亲戚都叫上。

一起抱团到缅北打工,互相聚一起也有个帮助。

天大地大,没有填饱肚子大。

一边是现实困境,一边是和根据地合作获利,滇南各级政府只能默许农民跨国打工。

根据地的工人结构,已悄然转变,山民只占不到3成,其余全是内地来的民工。

到12月中旬,内地民工达到8000余人,和根据地已有的人口差不多。

旅部本来担心人力不足,现在是唯恐管理跟不上蜂拥而来的人群。

人力缺乏的局面依旧在,但变成人才结构的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