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实弹演习(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388 字 2021-04-11

当晚,9旅旅部亮起灯光,欢声笑语不断。

“小苗,把我珍藏的二锅头拿出来!”张扬决定喝上一杯。

谢和华笑道:“才买不到一个月,也算珍藏?”

这瓶红星二锅头,上个月在保山供销店买的,瓶子都还没捂热呢。

李国成接过酒瓶,给大家倒满杯,“当然算珍藏,上次喝酒是啥时候了?我都忘了!”

张扬接过酒杯,不由得唏嘘,这些年不停地战斗,立足莱别山,有了根据地更是忙碌,好久没这么放松了。

“干杯!”

“为革命干杯!”

“为理想干杯!”

张扬、李国成、谢和华、王飞,四人的酒杯碰在一起。

王飞酒少,两杯就醉,让谢小苗扶回去。

酒桌撤下,三人到屋外喝茶散酒。

莱别山刮起大风,山间雾气吹散,天空的云雾也消散,星辰布满天空。

喝着热茶,闻着艾香,真可真让人舒服,张扬惬意的靠在凉椅上。

“政委,明天起,你的生意好做一些。”

李国成舒气道:“是啊!”

根据地往香江运了5次宝石,头次用的是库存的,后续所得的宝石,全是和附近民团换的。

缅北是民族大杂居地区,大小几十个民族、族群,光根据地附近,就有克钦族、果敢族、都凉族等五六个民族。

每个民族还分成两股以上的势力,亲中的、亲缅的、墙头草的,更有信基督教,领着美刀、英镑的。

缅北武装势力遍地是,打起仗来,比晋西北还乱。

山区气候极端,土地贫瘠,拿枪的人又多,想种田填饱肚子,几乎不可能,都得自寻出路。

出路之一是组建商帮经商,缅北自古就是茶马古道。

解决粮食危机后,李国华就组织人手,与附近的民族交易,用宝贵的大米换取玉石等。

山区民族自古畏威不怀德,与外人交易时,敌强则友好买卖,我强则武力夺取。

每次和克钦等族交易,李国成都万分警惕,努力的维持平衡,将交易维持下去。

可随着交易次数的上升,附近不怀好意的群体越来越多,窥伺着9旅这块肥肉。

动辄几千人武装的民族武装眼中,一千多人的人民军残部不算多,加上远离总部,孤立无援,是块诱人的点心。

自8月起,巡逻队陆续加强警戒强度,抓住不少“迷路”的猎人。

9旅内紧外松,提高警戒等级,让本就匮乏的人力,更为紧张。

现在不一样了,找到缅北丛林生态链最高位的华夏作为靠山,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动9旅。

找到靠山,好处立马就来,以后和各族交易,相信他们不敢再造次。

“政委,张处长大方,医院采购还得加快,医生招募麻烦你了。”

有便意就得占,还要尽量的占,免得机会溜走。

李国成苦笑:“你这是把我当骡使,没你这样的。”

“革命分工不同,我俩也忙,老谢你说是不是?”张扬逗眉问谢和华。

“那是!天天给战士们讲课,恨不得多一张嘴、两条腿。”

旅部四人团有明确分工,张扬是核心,主理香江、工业建设、军民技术研究,李国华是大管家,主管根据地民生、对外关系。

谢和华支部书记,党务归他,全旅作训练兵也是他。

王飞驻守生产建设营,练兵不能停,各处营建也要他管,情报、地图绘制等参谋工作更不能丢下。

除了睡觉,大家每天都忙得脚不离地,只能边工作边培养人才,希望9旅的小牛能早点冒头,替四人分担重任。

李国成闭目想了想,“根据地现状,你们也知道,鸟都不爱来的地方。找医生更难,你们得出点主意。”

这时代,医生待遇高,人才稀少,选择来根据地这种蛮荒之地的医生,少之又少。

“春城、理城医疗资源丰富,退休的、在校的医生不少,总有生活不如意的愿意来。”

张扬也提议:“手段灵活点,常驻不愿意,可以打短工,来坐诊三两天也行,甚至飞刀。”

政委和支书一听,一脸问号,张扬连忙解释。

李国华嫌弃道:“这词生造的,不就是行医嘛。”

两人出不了好主意,李国华索性回去睡觉,或许明天问题就解决了。

天刚亮,刘援朝和梁思齐就堵在旅部门口,要四位首长签字,观摩炮兵连联合雷达小组举办的,实战反炮兵训练。

刘援朝这么着急,是据人体天气预报机预测,今天是近期最后的晴天,8月下旬会一直下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