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广播台(1 / 2)

民国文匪 奶瓶战斗机 3638 字 2021-02-11

“新菌种?”一听到这个,童村就把手里的勺子丢到一边去了,大有“你要是说这个,我就不下面给你吃了”的架势。

“从哪里来的,有多少?”童村问道。

“从浙西那边带来的。”李强说,“那边是山区,和外面相对隔绝,我想那边的菌种可能和上海的存在一些区别,不过在这个时节,找到这些东西,还真是花了一点时间。”

“没被你养死了吧?这个时节,没有恒温恒湿,很容易吧菌种养死了的。我们也别啰嗦了,一起进实验室,先把菌种处理好。”童村说。

“在这里。”李强把手提箱拍了一下,“你进去处理它们,我在这里帮你煮面条,总不能让大家都没东西吃呀。”

“好吧,不过我估计,我这一进去,能按时出来吃饭的人就不会多了。”童村说。

“李校长不在,你们也不能不讲规矩呀。”李强道,“把东西放好就带着大家按时出来,要不然我可是要找李校长告状的。”

“那我们尽可能快点出来。”童村说,“不过我们一出来,立刻就要吃的,吃完了,立刻要进去的。你的动作可要快一点。那些面条下一半就够了。”

说完,童村便提起李强给他的那个箱子,就往实验室去了。李强便接过童村的事情,开始烧水,下面条。

看起来在这些日子里,童村靠着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在年轻人当中也建立起了一定的威望,至少,他的确做到了,按时把那帮子年轻人都带出来了。

大家像打仗一下的几口就把自己的面吃了个精光,然后便纷纷跑到后面去洗了碗,对李强喊了声多谢,就又跑进去了。

他们这一进去,到天黑了才陆陆续续的有人出来。李强又等了一阵子,才见童村出来。李强便问道:“情况怎么样?”

“你带回来的菌种,基本上还都是活的,现在都上培养基了。”童村说,“至于那些菌种有没有用,现在还不知道,还要培养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

这是自然的事情,科学实验的事情,也是需要时间的。

李谦一直陪着老爹在乡下待到了正月十六。正月十五的时候,农村里面有玩龙和耍花灯的,倒是比后世热闹不少,套用后世的说法,就是年味倒是要足很多,不过李谦知道,这个年味重也仅仅只是限于像他们家这样的有钱人家而已,普通人家,能够扯上三尺红头绳就已经算是一个很有年味的大年了。

李谦家里如今在乡间也只剩下一座老房子了,过去的田地什么的,都陆陆续续的出手卖掉了,换成了钱,用来在上海做买卖了。但即使如此,在乡间的时候,也常常遇到往日的佃户称道李老爷当年仁慈,不像如今的那些老爷苛刻。

李谦知道这是真话,但是他同时也知道,如果他们家没有把那些田地卖出去,从而从封建地主转型成民族资本家的话,他们对佃农也不见得会比后来的那些“老爷”们更好。如今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早就被打破了,尤其是在江浙地区,更是如此。地主老爷们已经不满足于将粮食收进自己家的粮仓里慢慢吃了,而是将他们投放到市场上去换钱,以便买回一些现代产品。

这些现代产品,有一些是必须的,比如说各种枪支武器。中央政府失去权威的后果之一,就是地方上越来越依赖于基层的士绅们的自治,而一切统治的基础,都是暴力。所以枪支也就成为了农村地主们的一种必需品。正所谓,有粮没有枪,你家是粮仓;有枪没有粮,处处是粮仓;有枪又有粮,你是山大王。在农村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地主老爷要是没有枪,没有养一群狗腿子家丁,那简直就没法过日子。

除了这类相比以前增加的必须的支出之外,为了享受,也一样多了很多的支出。但是在另一方面,粮食在市场上的价值却并不高,甚至于在外国的洋米洋面的冲击下,还有价格越来越低的趋势。这就使得地主要获得他所需要的必需品和奢侈品,都需要卖出更多的粮食,或者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他们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在某种情况下来说,在农村,一种劣币驱逐良币式的逆淘汰已经开始,那就是,“善良”的,对佃农剥削得不够狠的地主,会在竞争中首先倒下。所以如果李谦他们家还是靠土地过日子的地主,而且到现在还能继续是大地主,那他们家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家早就变成了恶霸地主。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是不可能有还活着的,真正有良心的乡贤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