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澎湖海空战(二)(2 / 2)

厦门,三野前指。

“命令31、32舰,进入澎湖湾,缠住那两艘果军军舰!”前线报告2艘果军扫雷舰在用主炮轰击我登陆滩头,粟司令员当即下令。

31、32舰是同型舰,二战英国建造的“花”级护卫舰。这级护卫舰突出一个简陋,就是在捕鲸船船体上,安装声呐深弹,再随便装门主炮,就拉出去在大西洋反潜了。战后上百艘“花”级齐刷刷退役,不少重新改成了捕鲸船,也有的当作废船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旧船市场。华润1948、1949年收购了两艘“花”级,没花几个钱,倒是主炮费了不少功夫才找到,在汕头重新装配完毕。

31、32舰冲进澎湖湾,与两艘扫雷舰展开了炮战。扫雷舰800吨,31、32舰990吨,扫雷舰单装1门76毫米主炮,31、32舰其中一艘装102毫米单主炮、一艘装76毫米单主炮。四艘舰就在澎湖湾的口子,开始了菜鸡互锤的战斗,一转眼半小时过去了,双方的主炮都没一发命中对方军舰。不过这样也就把2艘扫雷舰的火力从滩头上引开了。

西屿岛。

大水牛在渡海和穿越沙滩时遇到了一些损失,一辆坦克在水中被击毁,另一辆坦克、三辆装甲车在沙滩被击毁,对于整个登陆部队来说损失不算大。在两艘扫雷舰停止向滩头射击后,已登陆的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一个冲锋就脱离了沙滩,向果军部署在海岸的一线防御阵地发起冲击。

果军这边,则是鸡飞狗跳。在伊尔-10的攻击中,指挥部被一枚100公斤炸弹命中,师长沈庄宇被炸死,副师长游牧民竭力控制部队,在7辆坦克的掩护下,56师的两个团向一线移动,准备发起反冲击。

台湾海峡,上午9时30分。

“发现果军军舰编队,共有5艘舰,方位117,航速18节。”在海峡巡逻的一架拉-11发回了电报。三分钟后,继续在编队上头转圈的拉-11发出了更详细的一封电报:“果军军舰判断为2艘驱逐舰、3艘护航驱逐舰或护卫舰。”

这个消息让三野前指一下子紧张起来。一个上午的作战都按计划在顺利进行,现在,果军海军的增援终于来了。

三野参谋长迅速在地图上确定了拉-11的大致方位,划圈之后开始按敌舰编队的航速和航向做计算。

……

果军海军5艘舰组成的编队,从台湾海峡向南急速行驶。

领头的是“汾阳”号驱逐舰,舰桥上桂永清司令官手抚望远镜,神情严肃地看着海面。“为什么没看见空军支援?”桂永清问。

“空军主力都在支援澎湖列岛。”

“算了,我也知道他们来不了。”桂永清说。虽然没有空中支援,但5艘大舰组成的舰队,能打多少战果不好说,自己是不用担心损失的。

“汾阳”号驱逐舰原是日本“秋月”级“宵月”号,战后赔偿给果脯。吨位高达3700吨,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驱逐舰之一。“秋月”级也不是传统的日本雷击流驱逐舰,而是防空型驱逐舰,安装了4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无论防空还是对海炮击都强得很。1950年,由于海峡吃紧,果脯紧急将闲置的“汾阳”号重新武装起来,没有日系炮塔,就装上了4座美制单管127毫米炮。虽然火力不如原装秋月强了,但凭借3700吨的体量,担当编队旗舰还是没问题的。所以海军司令桂永清敢乘坐这艘舰出海,也是因为对面基本没什么舰能击沉“汾阳”号。甚至敢跟“汾阳”号过三招的舰也没有。

紧跟“汾阳”舰之后的是“信阳”舰,也是战后赔偿给果脯的日系舰——“松”型驱逐舰,原名“初梅”号,1600吨。

编队第三、第四是两艘美制护航驱逐舰“太湖”号和“太召”号,1250吨级,装3门76毫米主炮。

编队最后一艘是“丹阳”号驱逐舰,原日本海军“阳炎”级“雪风”号,2540吨。原装3座双联装127毫米炮,果脯没找到日系炮塔,凑合装了3门美制单管127毫米炮;原装2具四联装610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现在没有鱼雷。

“‘太湖’号雷达发现敌机,一共4架,距离34公里,高度4000到4500米。”

桂永清转过头来,“确实吗?‘太召’舰有没有发现?”

“太召”舰过了一会儿,也报告发现了敌机。五分钟后,图-2轰炸机已经可以用肉眼看见小黑点了。

“这么高的高度,还一直直飞,可能是要去轰炸台中的吧?”桂永清说。

三千米以上水平投弹,对航行中的军舰命中率基本等于零,所以桂永清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威胁。GONG军如果想要攻击军舰,至少要出一队伊尔-10吧。

果军两艘美制驱逐舰上的76毫米主炮开始开火。“不要浪费炮弹,给台北发报,警告一下他们注意来袭轰炸机就行了。”桂永清说,“我舰携带的大半是榴弹,对空弹数量不多,这对空弹还比较贵。再说GONG军的飞机也不可能炸着……”

话没说完,桂永清整个人就飞了起来,在空中划出了一条完美的抛物线,斜抛入海。

一枚500公斤航弹命中“汾阳”号舰桥根部,原先高耸的舰桥剧烈地震动了一下,然后歪塌在一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