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2 / 2)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2912 字 2020-03-19

不然这两人,当很快就能指出清军的战略用意所在。

跟在李来亨身旁的一名参军院参谋周昌,他年龄极轻,看起来还是个少年,但是头脑活络,战功也不少,只是性格显得还不是很稳重。

周昌就抢话说:

“清军如此攻打太原,用意不问自明,还是想吸引大顺军到太原和他们决战吧!”

李来亨用鼻子轻轻哼了一声,命周昌退下去,他自己又说道:

“清军的战略态势,虽然这段时间做了一些,不再像之前那样是两个拳头分隔千里,一个在陕西,一个在山东,左右开弓、露出胸膛的打人。

但是他们在山西和河北的兵力依旧不够充足,如果兵力更充足一些的话,我想多尔衮是不会介意先攻下位置那么的太原的。

不过事实可能也和周昌推断的接近,多尔衮依旧存有在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和大顺军决战的希望。

只是我们又不会那么蠢,跑到那样一个不利于大顺军发挥人力物力优势的地方去进行会战。清军除了粮荒的威胁,等不到我们的主动出击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冒险南下到黄河这里决战了。”

刘体纯哈欠哈欠地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后,也赞同李来亨的观点:

“晋王说的真对,臣也以为是如此。不过晋王是否想过,清军如果南下黄河与我军决战,势必会先拔除侧后方向的太原城吧?咱们要不要将姜瓖和陈永福撤出太原呢?”

李来亨却以为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大顺军没有了必须放弃太原的条件。他走到长墙最前方,双手按在墙垛上,望着黄河和太行山交融在一起的那个方向,看看雄伟浩荡的山与河,从容不迫地说:

“过去孤曾经提议将太原守军撤到冷泉口去,那是考虑到清军势大,太原孤悬于外的不利情形。但是现在看来,从陈子龙和张家玉自北京带来的情报来看,清军的粮荒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如今时间都已经到十一月下旬了,清军到现在也没有组织起对太原的大规模攻势,这既是因为多尔衮不愿全撤陕西、山东之兵,依旧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两个拳头打人的态势,另外的因素也是因为太原乃是一座雄城,即便没有援军,清军恐怕一个月的时间,也未必能够破城。

一旦时间耽误超过两个月,黄河封冻的时间窗口,大概也就是这一两个月的时间了。到时候多尔衮即便攻占了太原,也没有能力再突破黄河一线了,清军依旧将要被活活饿死。”

袁宗第这时候才赞同说:

“从多尔衮立刻陕西、返回北京,一直到现在为止,看来睿酋是忙于整合北廷,忙于镇压那些不服从于他的臣子,没有时间进攻太原。等到现在他完成了清军的整合,可是时间却已经到了黄河封冻的节骨眼上,他是不敢于放弃这一时间窗口的。”

李来亨放声笑道:“我笑豪格无谋,多尔衮少智,其实即便是这样说,清军也不是完全没有调集主力进攻太原的时间的。

最起码现在已经调集到太原的那六七万清军,不惜代价早些时间发起坚定的进攻,或许也能攻取太原。

可是多尔衮犹豫不决、三心二意,既犹豫着想要拿下太原,又不能坚定决心,偶尔似乎还想将叶臣这支大军调到其他战线去。

就在多尔衮犹豫不决的时候,虏人的战机,已经稍纵即逝了。”

袁宗第和刘体纯一起说道:“此天意庇我大顺。”

李来亨只是耸耸肩:“多尔衮之不如皇太极,远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