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国人(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2913 字 2021-03-09

北京,东交民巷。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虽然抢劫和焚毁了圆明园,清政府代表奕?却在谈判时,毫无抗争的完全接受了英、法的所有条件。英国代表额尔金与奕?在东江米巷礼部衙署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同时交换批准了已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

其中:第二款约定:再前于戊午年九月大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大英钦差大臣额尔金,将大英钦差驻华大臣嗣在何处居住一节,在沪会商所定之议,兹特申明作为罢论。将来大英钦差大员应否在京长住,抑或随时往来,仍照原约第三款明文,总候本国谕旨遵行。

从此,英国人便在北京获得了修筑使馆的权利。

英国代表额尔金原属意怡亲王府邸作为使馆所在,额尔金正式提出以年租一千五百两银子租用,但为恭亲王拒绝。后几经商议,双方议定以每年一千两银子作价,将位于东江米巷御河西岸、翰林院南侧的原淳亲王府作为英国公使馆驻地,而额尔金却以梁公府多年失修,如改为英国使馆需花费大量改建和整修的工程费用,故应将前两年租金冲抵修缮费用,获得负责谈判事宜的恭亲王奕?同意。

《辛丑条约》签订后,整个东交民巷地区成为独立的使馆区,英国使馆借机把原使馆的北面的清翰林院、西北的清外銮驾库和原使馆西面的兵部衙署、工部衙署以及原蒙古内馆、清鸿胪寺的部分等廨舍和地皮,划为英国使馆及兵营,在《辛丑条约》后,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大了两倍之多,英国使馆将其向北和西北扩展并将所得土地和衙署等改建为英国兵营与操场。

莫理循带着密约副本回到了使馆,他并非英国外交部的正式雇员,但由于和袁世凯之间密切的关系,所以自然而然地在这场中英密约的谈判交涉中占据了一个显要的地位。

莫理循穿过灰砖砌筑的两层高的凯旋门,墙面饰以水平划分的凹线,正中方形门洞中向内开启双扇镶嵌铜钉的朱红板门,在西洋风格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两支英国国旗,就交叉悬挂在大门上方,将日不落帝国享誉七海的威名也带到了古老的东方大地。

英国使馆内的建筑多数还是沿用着淳亲王府时留下的房屋,顺着顶部覆瓦起脊、墙身粉刷为灰白色的的中式传统院墙行走,视线越过院墙上空,可见自南向北排列的几座房子,屋面均覆以灰色筒瓦或加以绿色琉璃瓦剪边。

清廷与列强诸国之间为公使级外交关系,而非大使级外交关系,英国公使即为朱尔典,他在使馆内等候已久,见到莫理循后便沏起红茶,用着英国人自以为优雅的绅士风度谈笑道:

“我对袁总统颇怀好感,我们早年就在朝鲜相识,我亦相信总统将始终是英国的一位忠诚朋友。”

“大总统聘请英国教师教授其子弟,还将自己的孩子也送到我国本土留学,凡此种种,足以证明总统阁下赞赏大英帝国的观点。”莫理循跟着说道。

朱尔典三十多年前作为一名见习翻译首次来华,在中国期间他工作出色,后来就被派到朝鲜。当时的朝鲜与英国并没有所谓的邦交关系交关系,英国一直承认中国为朝鲜的宗主国,英国在朝鲜仅派总领事驻扎汉城,并直接受驻华公使管辖。

朱尔典在朝鲜时正是清廷力图继续维护与朝鲜的属藩关系,但日、俄等列强不断侵蚀朝鲜的时期。那时候袁世凯也在朝鲜,他为了抵御日俄等国在朝鲜扩张势力,所以就和英国关系密切,朱尔典就是在这时候与袁世凯相识,并帮助袁世凯推行了一些对朝鲜加强控制的政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