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济军覆灭(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3395 字 2021-01-28

激烈的战斗还在进行中,廖仲恺和方声洞亲临前线,司令部命令华南野战军的第一师配合粤军的两个旅分别向肇庆后方的云浮、德庆一带实行大胆的穿插前进,断绝济军沿西江退回梧州的归路。

第一师师长张醁村和师指导陈励吾一起带队出发,他们的主要任务还包括了破坏沿途的电报网络,务必要阻止尚在广西和湖南境内运动的桂湘军得到任何有关于三水战役的情报。

群山与河谷中间,大火还在燃烧,山林间被照得通明,炮火和手榴弹的投掷点燃了片片丛林,红军战士飞速前进,很快就冲散了济军剩下的抵抗,将躲进山野中的溃兵全部俘获。

济军的军官士兵初从梧州出发的时候,骄横不可一世,说广东是老子打来的,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气焰是异常嚣张。他们跟广东新军发展出来的粤军,本来自辛亥年开始就积累深切的仇恨,广东新军自清末缔造以来,到胡汉民、廖仲恺、陈炯明主粤时期,最强大时扩编到两师一旅,多数战斗就是和济军展开。

两军之间新仇旧恨叠加在一起,粤军官兵的战斗热情便高涨非常,在西江河畔昼夜前驱,连续数次将勉强重新组织起来的济军后卫部队迅速击溃。

就连对国民党人特别蔑视的方声洞,收到陈炯明送来的战报以后,也要竖起大拇指表扬粤军“可匹红军之亚”。

光绪甲辰乙巳间岑春煊用兵广西时,龙济光以捐班文职候补道员,转武阶总兵升提督,带领其亲自由滇招募的济家巡防营留驻广西而起家的。龙济光头脑极端顽固,本身又是封建土酋,他投身政界,唯一的目标,只知有升官发财四字,麾下所用也多是龙家亲戚子弟,严重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当龙济光本人被“斩首”以后,济军便飞快瓦解,明明总兵力上而言相对大举反攻的粤军、华南红军部队,并没有明显劣势,但由于一方面猝不及防,一方面缺乏统一指挥,战斗的结果便是彻底的一面倒。

陈炯明和他在军事方面的助手林虎、邓铿也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们三人站在肇庆附近的山岗上,还包括肇庆镇守使李耀汉也在这里——李耀汉之所以选择红军阵营,并不是他多么倾向于革命,而更多是受他和陈炯明、林虎的私交影响。

陈炯明望着山脚下不断溃败的济军队伍,很是感慨:“辛亥三月廿九日同盟会的革命者在广州发动起义,就连两广总督张鸣岐都被迫躲到水提行台暂避。清军虽则镇压了革命,但君汉先生与七十二志士匿入山林,广东全省各地都有会党和民军准备要起事,尤其为肘腋大患的,就是驻扎广州东北郊的新军,由标统赵声以下至士兵都加入了同盟会,要搞革命的,不知凡几。从那时候起,张鸣岐调龙济光的济字巡防营入粤,直到今天,不知道杀害了我们多少革命同志。”

林虎和邓铿都想到胡、廖、陈三人主粤的时代,国民党在广东的力量是何等雄厚。特别是在辛亥年和民国元年年初,那时国民党专倚重广州新军来裁撤各路杂牌军队,饷足械精,实力不知道比济军强大多少。

如果不是后来国民党和社会党围绕海陆丰一带连番恶斗,双方内耗不已,想来龙济光早被彻底消灭,何至于遗患今日。

邓铿默然良久,才说:“反动军队在西南的重新兴起,问题根源都在于我们不能和林淮唐先生同心合作。今后只要省府与林淮唐先生同心同德,革命前途一定光明无限。”

陈炯明心下惨然,广东本是国民党的革命策源地和大本营,他们这几个国民党元老现在却违背了中央理事会的统一决策,今后还不知道将有什么样子的未来。

就算林淮唐成为最后的赢家,他们这些“贰臣”又值得几个钱呢。

山下的战斗还在继续着,龙济光并非不能治军之人,征诸辛亥光复后一个短期间,驻防西关的济军绝不敢为非作歹而可见。但是现在济军的组织纪律均非过去可比,从龙济光向下都把广东当成他们的“征服地”,人人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态,那些外江壮士黄衣大汉的横行霸道简直旁若无人,于是乎纵兵殃民,毋须再顾及军风纪了,战斗能力更是低下得无可言喻。

龙济光的部将中除了他的亲戚子弟外,尚有作战能力的只剩下马存发、李嘉品、王纯良等寥寥数人而已。这些人又无一例外都嗜好吃烟土,全都是瘾君子,战局糜烂焦灼中李嘉品率先吃鸦片膏自杀。

剩下马存发、王纯良二人收拢济军剩余不多的残部推入云浮县城中,他们为了迟滞红军和粤军的进攻,就命令匪军官兵们把民房全都点上了火。

火势冲天,红军战士一边战斗,一边帮助老百姓救火。

叶宜伟带的一个分队在城门后的巷口处受到了猛烈的抵抗,这个在梅州被人们叫做花将军的青年军官还是那么英俊的模样,激烈的战斗中也不忘梳理仪表。

济军残部在街垒后面阻击他们,有好几个攻坚战士在战斗中受了伤,仍然拿不下这处街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