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梁任公(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2729 字 2020-12-16

林淮唐初到北方,他去过徐州,也到过泰安附近,但和天津比起来,鲁中南地区毕竟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北方。

即便是七八月间,急促的空气也带着北方特有的冷冽,海岸线上的如血残阳是一种深刻的理性,埋葬于冬的热情常常徘徊在山谷。北方城市的万丈光芒,是积蓄中的冬天,但天津独有的市井气息,又冲淡了古代幽燕之地留下的那股厚重感。

天津之名,兴于永乐,但天津卫的繁荣昌盛,则无过于今时今日。

民国时有一种和后世北上广类似的说法,叫做“上青天”,即把上海、青岛、天津并列为当时的一线大都会。

林淮唐不经意间,也算走遍了上青天三大都市。

天津租界繁多,西洋文化带来的新生因子与邻近帝都而产生的禁闭互相对冲消解,使天津成为晚清民国北方最特殊的一座城市。

其实在近代史上大多数时间里,天津才是北方的第一大都市,20世纪初的那几十年,大概可以算作天津城市最辉煌的时代。

在另一个时空,林淮唐舅父一家都是天津人,他在寒暑假时常有到天津游玩的时候,轻佻愉快的市井胡同和泼皮滑稽的小市民气质,都给林淮唐留下很深回忆。

与上海、与青岛不同,天津的变化,似乎是最小的。

船已抵岸,海河还没有经过五十年代的那次大规模修缮整顿,泛滥的河道规模超过林淮唐记忆中的景象,低洼的天津自古以来便常受海河泛滥之苦,夏天严重时甚至半个城市都可能被洪涝淹没,情况堪比武汉。

直到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共产党动员了难以想象的人力,在那个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施工能力都很有限的时代,纯以恢弘的人力,才完成了对于黄河、淮河、海河三条脱轨之河的整治。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三河整治工程,堪称是人类历史的一大奇迹,就此完全改变了华北平原的地貌,林淮唐曾经耳熟能详以为是天然的一切场景,其实是出自于数万万人肩扛手挑的奋斗。

与天奋斗,真是其乐无穷啊。

不虚此言!

“梁任公,还有……孙武先生,两位久等了。”

天津的码头也是开埠以后,因外商到来和租界建设繁荣起来的,所以建筑物都呈西洋样式,风情不亚于上海的十里洋场。

梁启超和孙武亲自在港口迎接,这份礼遇殊荣,也算是在向林淮唐传递着进步党与共和党的态度。

梁启超能够亲至,林淮唐确实也颇惊喜!

“任公亲临,不甚荣幸。”

梁启超抚须而笑,他穿着身淡青色马褂,为着西装,看起来不像政治家,反更似老学究。然而任何一个人,如果纯把梁启超当成一个学术家、一个文学家,或者是像宋教仁一样的议会政治家,那都是犯下大错。

“任公的新民说与少年中国说,均是煌煌雄文,做得一手如许好文章,淮唐留日时常读任公文章,因之发奋,多少革命者皆是如此,先生功高在此,资望深厚,亲至相迎,实在荣幸。”

梁启超在日本创作《新民说》和《少年中国说》那些文章的时候,还是一个维新派、立宪派的旗帜人物。当时他发文章,主要就是在和同盟会论战,论述革命之不可行、论述改良之必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