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革命总路线(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249 字 2020-09-15

今天额外加更,也是向读者解释清楚林淮唐和先锋队的总路线

===

镇江的队伍完成休整以后,等到浙军支队、苏军支队、沪军先锋队纷纷汇集,便做好了挺进江宁的准备。

林淮唐在镇江已经摸清楚了镇军的底,这是一支可以争取的武装力量,它有知识结构上比较新的士兵群体,也有相当热烈的革命气氛,只是组织上缺乏有力的领导而已。

镇军的精锐约有三千人,不久以后赶来镇江汇合的浙军支队、苏军支队差不多也各有三千人。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新军士兵组成,称得上是对革命党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

这样见识过以后,林淮唐就更觉得来到上海、来到镇江的作用,比之留在汕头,要重要太多。

先锋队此前在汕头,已经做过全面的讨论,也制定好了今后的发展计划。

按照林淮唐自己的话来说,先锋队的发展计划就是:培植火种的基础,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点火燎原地进行全面的战争。

要理解这样一种发展进程,首先要认识到什么呢?首先要明白,1911年的中国,受过近代小学以上教育的人,不足1927年中国的十分之一,可称得上近代意义产业工人的工人群体数量,也不足1927年中国的五分之一。

而且不光是工人高度集中在极少数几座大都会,就连受过小学以上教育者,也大部分汇集在很少数几座城市里。

这就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就是革命的基础、火种的土壤,非常荒芜。

不是说这种荒芜的基础,先锋队就不能掀起武装的斗争来。而是说由于这种荒芜的基础,先锋队点燃武装斗争的火焰以后,很容易就会因为拓展过程中不能得到更多高小教育者的人力资源,陷入一种“革命军吞噬革命党”的怪圈中。

历史上红军发展根据地,干部是哪里来的?

第一是通过国共合作,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使得党从一个小规模的兴趣小组,急速扩大成了一个具备全国性影响力的数万人大党——所以孙文的帮助,在大革命时期来说对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可说是一种提携。

第二是党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这些受教育者资源高度集中的大都会,已经在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期间,培植起了雄厚的基础,所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能通过这些基础,从大都市源源不断向红区派遣干部,这就是历史上白区干部向苏区的转移,最高潮就是上海的中央完全转移到苏区去——党不是没有苏区出身的干部,但要承认,当时多数干部依旧是从白区转移到苏区的。

为什么?因为苏区还落后,造血能力太差,即便能造血了,战争时期也等不起造血的周期。

而在1911年,潮梅一带的造血基础,只会比1927年更差,当地的小学、中学数量还不到1927年的八分之一多。

林淮唐当然可以在荒芜的基础上,通过先锋队自己的努力,做教育工作、扫盲工作,培植起造血能力来,这也是先锋队目前正在做的工作。

但做这个工作,不等于先锋队就要放弃直接去上海这些大都会汲取人力资源。

所以林淮唐要想方设法到上海来,以后还要到南京去,或许还将来到北京、天津建立先锋队的组织和人才梯队。

为什么?

为的就是培植火种的基础,把先锋队的革命纲领和思想,留在大都会知识青年的脑海里。

历史上党是怎么完成这项工作的?

一是借助了新文化运动的东风,二就是国民大革命期间孙中山提供的帮助。

所以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地位为什么重要?就在于他们开启了培植火种基础的第一步。

孙中山为什么至今能享有屹立于广场对面的殊荣?就是因为他用国民党那具彼时全国第一大党的躯壳作为养分,使党从一个小规模社会兴趣小组,在两年时间内演变成全国第二大党。

林淮唐现在没有这种东风,这份工作就要他自己来做,文化思想的东风要他来吹动。所以他必须来上海,这股东风必须在文脉汇集的上海甚至北京吹动,在汕头或厦门,肯定是不够的。

然后他还需要借助同盟会的资源,把先锋队从一个历史不过几个月的潮梅地方小团体,发展为具备全国性影响力的严密组织——

林淮唐自己具备全国性影响力和先锋队具备全国性影响力,这又是两回事。

不客气点来说,林淮唐现阶段已经勉强算是有了全国性影响力。但先锋队呢?还差得远。

先锋队在汉地十八省才有几个支部?在每个省才有多少成员?在每个省会才有几份地方报纸和杂志?

说完第一步【培植火种的基础】,再说第二步【波浪式发展革命的根据地】。

首先要理解一点,什么叫波浪式的发展?

这就要破除许多人脑海中的固有想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