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火车站的运输情况,白俄国内的动员和征兵情况,还有许多方面,都能得到可以印证的情报。可现在看来,契卡也并没有发现这种迹象,白俄难道要在不进行全面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发动进攻?萨文科夫没有那么蠢。”

朱可夫不置可否:“你的观点太过于拘泥军事科学,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完全急于理性和科学……而且白俄军也完全有可能是刻意制造这种情况,就是为了争取到军事上的突然性,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萨文科夫提前进行秘密动员的可能性。”

何贯中和斯大林也互相讨论了一下,朱可夫提供的这条情报非常重要,差不多能完全与总部获得的高层情报互相印证,只是斯大林多少也信奉一些过分理性的战争科学原则,他和华西列夫斯基一样,也是比较倾向认为萨文科夫在完全做好准备前不大可能冒然发动战争。

不过何贯中的话还是很快说服了众人:“不管情报是否属实,前线的边防军队都应该立刻加强戒备,避免红军遭到敌人的偷袭,甚至处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朱可夫同志、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们都需要尽快前往秋明掌握部队,以防万一。”

朱可夫慎重问道:“何代表,我想知道中国同志的援军还有多长时间能抵达前线?”

何贯中吸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会加速催促总部方面!第一坦克旅会在一周时间内到达鄂木斯克,其他部队的话,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部到位。”

朱可夫摸了摸自己的军帽:“我们倒霉透顶,我完全不相信萨文科夫能在苏军和红军内部安插什么间谍人员,那白俄军队能恰巧在这个时间发动进攻,只能说萨文科夫的运气真不赖。”

斯大林补充道:“赤塔的空军部队可以先行转飞到鄂木斯克,我们也会尽快催促总部,让他们加快速度把哈尔滨的航空师都飞到前线来。”

这几句话也开始让华西列夫斯基感到了一些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感,他忍不住松开衣领上的扣子,喘了两口气以后突然想道:“阿拉什共和国方面呢?我们要不要把相关的情报也向哈萨克人做一下通报。”

朱可夫也有些担心:“红军在阿拉什共和国只有少量军事顾问……如果白俄军重点选择从奥伦堡方向突破的话,我认为哈萨克军队是绝对守不住南线的。”

朱可夫说哈萨克人守不住南线,已经是留了几分情面,实际上就以朱可夫了解到的哈军情况,一旦遭到白俄军的重点打击,极有可能出现一溃千里的情况。

而白俄军在奥伦堡的长驱直入,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红军在秋明正面整条防线的状况,白俄军队甚至有可能通过这个方向威胁到中国七河省的边疆领土。

第一百一十章 列车炮

1938年6月21日,夜,秋明——

在秋明要塞的外围还能见到密不透风的成片原始森林,不过过了停火线以后,在白俄占据的车里雅宾斯克方向,森林数量就要少得多了。

白俄共和国近十年来所谓的“经济奇迹”,其实就是不计代价出卖俄罗斯的自然资源,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伐木工把乌拉尔密林的树木砍伐下来,然后由一节节列车运往德国,最终一车皮的木材才能为萨文科夫换回一箱的步枪。

还有石油、铁矿石、煤炭、锡、小麦、黑麦、牛肉、黄金、镍、钴、磷灰石和钾盐……

难怪斯大林看过契卡整理出来的白俄共和国经济年鉴以后,会痛斥那个所谓的“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他们是一群贼,各个都是贼,他们用最廉价的价格卖掉了半个俄罗斯,偷了十几亿本来能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钱,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再没人能比萨文科夫和他的追随者们更为卑劣。”

“站岗真是一件辛苦活。”洛登·丹达尔师长的哨兵站在水泥混凝土做成的反坦克锥后方,他想,“如果我也是个军官,现在我说不定已经到了赤塔或者海参崴的疗养院里了。”

秋明要塞前线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于长期驻守于此的边防军来军说,确实是一项重大考验。

有的苏俄边防军哨兵还抱怨说:“我们的中国朋友,他们平时为什么不待在这里呢?如果一直驻扎在秋明,那现在也就不用这样急匆匆的了,你知道吗?为了运送那些中国人,把我们铁路上用来给边防军送给养品的火车运力都用光啦!”

“说这些有什么用呢?达瓦里希。”另一个哨兵握着枪,笑道,“还是在边防军里多熬几年,等你提拔成干部就不一样啦。”

那名抱怨连连的哨兵攀在壕沟前,望着边境线上密林的另一头,突然说道:“你们看,白狗子好像正在集结。”

哨兵们的视力都非常好,有一名尉官的脖子上还挂着双筒望远镜,他朝停火线对面望了过去:“好像是这样的,白军正在集结。”

“排长同志,要不要通知一下司令部?”

“你在想什么?这种情况从去年开始不是经常出现吗!大惊小怪,应该依旧只是虚惊一场吧。”

手持望远镜的排长犹豫一下,说:“最近谣言很多,还是谨慎为好,你,伊万诺夫,你们去师部通知一下洛达师长。”

苏军的排长是准尉军衔,他用远东俄罗斯人特有的语气不紧不慢道:“这样,你们把消息通知到师部,告诉洛达师长和马司令,就说我们注意到对面的白军又出现了集结调动的情况,鉴于最近一段时间风传的白军将进攻祖国的消息,希望师部谨慎对待这一情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