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个盟国。

说到奥地利,葛兰西不得不向墨索里尼提醒:“总理先生,如果红军真的要结束波河河谷的非军事化状态,我们就必须考虑奥地利军队介入干预的情况。”

隔绝伦巴第大区和威尼斯大区的意大利联邦共和国,只是一个很小的政权,国力远远不如北意和西西里,但它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奥匈帝国。

内战末期,北意红军就是在波河一线被直接参战的奥匈军队给挡了下来,才不得不签署了《波河河谷非军事化条约》。

奥匈帝国也受到了德国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影响,可它依旧是一个足以令意大利人望而生畏的庞大帝国。

葛兰西坦言道:“奥匈帝国在欧洲各主要强国之中,只是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列强,但对我们来说,它依旧是一个巨人。”

奥匈帝国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比起意大利军队几乎也没有什么突出之处,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前线数年如一日的停滞,面对俄罗斯军队的打击几乎完全崩溃,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奥匈帝国已经差不多完全成为了德军总参谋部的傀儡。

这个中欧帝国虽然成为欧战的胜利者,可是战争也证实了帝国已经深受腐蚀,处在完全解体的边缘,可怜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过完了他那兢兢业业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在帝国的垂暮之年死去,年轻的皇帝卡尔一世在这个艰难时期登上皇位,接手的是一个哪怕取得大战胜利却也同样岌岌可危的帝国。

哈布斯堡家族的多民族帝国正在崩溃之中,大战的胜利也并没有遏制这一趋势,正相反,在欧战中为帝国征战做出贡献的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现在都要求扩大自己的民族权力,捷克和克罗地亚出身的议员都想要得到像战前匈牙利那样的高度自治权,匈牙利人则希望进一步扩大自治权,除了国防、外交两项权力以外,匈牙利要求获得一个独立国家所能拥有的所有权力。

那也就和真的独立没有多大差别了。

年轻的卡尔一世皇帝则希望在德国人的支持下,推行强硬的联邦集权改革,削弱匈牙利的自治地位,扩大只属于维也纳的帝国军队规模,为此,奥匈帝国本来应该在去年也就是1937年的奥匈妥协会议中,重新讨论《十二月宪法》问题。

在七十年前,1867年时,哈布斯堡王朝为维护统治被迫对匈牙利妥协,奥地利外交大臣博伊斯特与匈牙利首相安德拉西达成协定,决定将奥地利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帝国以莱塔河为界,分成奥地利管辖的内莱塔尼亚和匈牙利管辖的外莱塔尼亚两部分,各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成立共同的外交、军事和财政部,共同财政按七三分担,十年协商一次妥协条约的续订问题。

第四十三章 贝尔格莱德条约

1937年,本应该在此年于布达佩斯召开会议,重新讨论修改和续订妥协条约的问题,但这次会议明显不同以往,维也纳政府希望匈牙利考虑到帝国财政受经济危机打击以后的惨淡情况,调整帝国奥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的共同财政分担比例。

匈牙利政府则当即宣布抵制会议,使得妥协会议未能按期举行,这就直接造成了奥匈帝国的宪法危机,布拉格和萨格勒布等地的民族主义势力也纷纷响应,无数市民走上街头,和身边的德意志族同胞爆发了激烈的暴力冲突。

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统治的众多城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直到今年,几乎一直都处在此起彼伏的大规模当中,墨索里尼也是因此才判断奥匈帝国末日将至,意大利人是时候抓住历史机遇来实现亚平宁半岛的“第二次统一”了。

葛兰西却说:“奥匈帝国再怎么被内部分裂削弱,它也依旧是一个规模远远大于意大利的帝国主义列强。除非我们可以获得英国和法国同志的直接派兵参战参援助,否则意大利军队的胜算还是较小,然而比利时和阿尔萨斯的对峙情况……第三国际肯定给不了意大利多少援助。”

墨索里尼哈哈大笑:“安东尼奥同志,你比我更熟悉都灵、米兰、罗马、那不勒斯,甚至也更熟悉维也纳,然而在整个南欧,还会有人比我更熟悉巴黎吗?我刚刚从第三国际解职,你对此不感到好奇吗?国际也在切实掌握着奥匈帝国国内政局的变动,尤其是在巴尔干地区。”

葛兰西说道:“我清楚,第三国际旗帜鲜明支持了奥匈帝国南部的民族解放运动,可如果意大利人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难道您,贝尼托总理,您相信我们现在就能打败奥地利军队吗?还是在南方和北方两个意大利傀儡政权的围攻下。”

“安东尼奥,你还不明白,巴尔干永远都是欧洲的火药桶。”

墨索里尼已经熟悉了萨沃宫总理府的环境,他和总统葛兰西并排站在萨沃宫的阁楼上,身后就是一整排大幅油画,上面以浓墨重彩的笔法,清晰绘制着内战时期的都灵保卫战、热那亚起义、佛罗伦萨会议、进军波河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画面。

“巴尔干?”

“是的,巴尔干,永远都是它,我们的巴尔干,欧洲人的巴尔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