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重新和中国政府恢复了一些通信。

马尚德这支空军部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抵达孟加拉腹地,他们在出发之时,甚至都还不知道自己确切的降落位置。由于孟加拉方面军屡屡遭到印度国军的围剿,根据地和游击区的范围总在变化,谁也不能保证某几处修建好的简易机场,可以永远确保在联盟军的手上。

志愿航空团是从昆明出发,需要飞跃整个缅甸和阿萨姆地区。沿途的一路上虽不是喜马拉雅山脉那样贯入天际的崇山峻岭,却也是崎岖复杂的原始丛林和山地,如果在缅甸境内燃油不足,还好说些,目前独立的缅甸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善的,但如果是在印度境内国军的控制区迫降,情况就会复杂很多。

国大党政府并没有公开反华反共,可由于中国政府和联盟军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印度共和国对中国是相当忌惮的,忌惮程度肯定要超过他们对待德国人的态度。

志愿航空团万一迟迟没有找到孟加拉方面方军的根据地,一旦燃料用尽,被迫降落在国军控制区里,马尚德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光荣牺牲的准备。

好在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

志愿航空团的几十架战斗机,放在南亚地区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飞机上携带的电台、药品等物资对联盟军来说也极为重要,经过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以后,缅甸政府还允许志愿航空团在缅甸境内降落,进行了一次非常关键的休整补充。

在孟加拉方面军这边,总政委巴克塔高度重视迎接志愿航空团到来的事情,甚至为此不惜发起了一个大规模的战役行动,目的就是确保孟加拉方面军通报给中国政府的三处机场地址,均能处在孟加拉方面军控制区的腹地之内。

确保志愿航空团的安全。

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以后,马尚德还是对当时发生的种种情景记忆犹新,志愿航空团飞出缅甸境内以后,在阿萨姆省的上空还曾遭到过一次德国机群的拦截,双方虽然没有爆发直接冲突,德属亚洲总督府那时候虽然已经在暗中开始援助印度国军,可尚未做好同中国红军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各种准备,所以在两支机群遭遇时,德国人还算保持住了克制。

不过那次突发事件,还是令志愿航空团的飞行员们捏了一把冷汗,毕竟当时航空团所剩的燃料已经不多,再被德国人持续纠缠,说不定就真的没法进入孟加拉方面军的控制区,一切努力也就要归于失败。

最终结果可说是千辛万苦,志愿航空团也是不负众望,最起码没有辜负巴克塔总政委和孟加拉方面军为迎接他们发起的那一波攻势。

数十架来自中国的新锐战斗机,得以顺利飞入联盟军的控制区内,通过马尚德带来的电台,志愿航空团也得以向外界,特别是向中国政府第一次系统性汇报了关于孟加拉方面军的状况,使中国社会党和第三国际都重新恢复了对于印度革命的信心。

马尚德在这之中,是可谓居功至伟。

他还记得飞机刚刚在比哈尔省东部省界附近降落时的场景,当时他们降落在恒河河畔的一处简易机场,真的非常简易,只是把土地推平,铺上细沙,再没有其他机场设备,全靠志愿航空团的飞行员们艺高人胆大,最后才能安全降落。

在恒河的彼岸就是孟加拉方面军的驻地,革命军战士在那里安家,支起了上面盖着竹席和布片的竹架子,就算是住房。每一间房子都矮的不像话,马尚德站在里面甚至都直不起身子,这已经算好的了,还有不少联盟军战士没有住房,只能生活在空旷的林野间,只在夜里才爬进简易的树棚之间,拥挤着睡在一起,条件极为艰苦。

大部分革命军战士均生得很黑,但是很好看,身躯健美,像西北农民一样。他们的妇女很丰硕;那自如随便的动作和自然独立的气派,在马尚德看来又很像黧黑的客家人妇女。

战士们为迎接航空团飞行员的到来,把饭锅放在炉火上,接着就去劈竹编筐,妇女们把镜子举到面前,然后用湿手巾再三地仔细地擦着脸;又把上衣的褶子整理妥帖,弄得干干净净,才来迎接飞行员们。

马尚德在来孟加拉以前,他刚刚得知这项任务的时候,曾托他一位在英国留学的航校学弟赵尚志,从伦敦收集了许多关于孟加拉风土人情的资料,再邮寄回中国,以做熟悉之用。

那些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资料里面,除了文字书籍以外,也包括大量照片这一类的影像资料。

当时马尚德看过以后,对孟加拉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又黑又脏,使他联想起幼时的生活,不,甚至比马尚德很小时候的生活状况还要更加糟糕,特别是照片里显示出来的许多孟加拉农民,双眼无神,脸上都是一副麻木至极的神情,从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一丝活力,让马尚德几乎错觉这只是一些雕塑,而非活人。

马尚德成长在中国高速工业化的时代,他还没开始读小学的时候,林主席就已经开始从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崭露头角,等到马尚德准备读书的时候,一场解放战争便席卷全国,使新中国迅速大踏步迈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时代。

此后的十余年间,革命政府不管是内政建设还是对外战争,总是从一个胜利抵达另一个胜利,好消息不断,对中国人民而言,辛亥革命以后的这二十年间,就只见得勃勃生机和满满的朝气,说是万物竞发之时也毫不为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