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碎叶川(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2932 字 2021-09-05

枪声响彻在七河之地的青青草原上空,久久盘旋,徘徊不止。成群结队的红军骑士飞驰而过,马鸿宾跟着第十一骑兵师迈过国境线以后,在中亚的伊塞克湖湖畔还见到了一所装潢朴素的清真寺,这让他很快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常常读过的古兰经文。

宁夏的土地革命结束以后,就是席卷了所有城镇和乡村的社会革命。教门的威权被国大委员会取代,甘河回马的传统也让位于新兴勃发的红军队伍,绿色的经文不再,红色的经典亦取而代之。马鸿宾自己参加红军以后,就有两三年的时间没有再摸过经书。

宁夏也好,河州也罢,不管是新教还是老教,就算是教门门宦出身的年轻人,也无不以投身革命、参加红军为荣,国家的体制和法律如此鼓励,社会风气形成以后,短短两三年时间内甘肃、宁夏不管城乡,社会面貌就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辛亥革命以前,新疆、甘肃、宁夏等西北省区其实还落后于处在沙俄统治下的七河省。

毕竟沙俄有扩大棉花种植业的经济考虑,即便是帝国主义链条里最薄弱的一环,其统治能力和治理能力也不是清廷、北洋可比的。

但现在马鸿宾跨过国境线以后,对比他从兰州出发以后一路西进的所见所闻,反而觉得七河、河中一带的沙俄旧疆内,不管是社会风貌的开明程度,还是本地经济的开发程度,都是非常明显落后于兰州的,比起新疆也几乎没什么领先的地方。

“子寅!你来啦!好,国内总算派援军过来啦。”

马鸿宾见到第七骑兵师的政委董振堂,立刻下马敬礼:“董政委好,我刚带着十一骑兵师的一个团出国,后面还有两个骑兵团这几天陆续会过来。董政委你们第七骑兵师首出国门,开新中国西北边疆历史的先河,我们在兰州天天读报看的都是关于你们的英雄事迹啊!收复伊犁河谷全境,千秋之下也能青史映辉。”

董振堂放声大笑:“哈哈哈,其实我们没打多少硬仗,真正的硬仗、苦仗、恶仗,现在才刚要开始,你们呐来得真凑巧。”

就“伊犁河谷”这个地缘概念而言,本身所涵盖的并不仅仅是伊犁河中游腹地的冲积平原地区。以喀什、巩乃斯、特克斯河为代表的上游河谷,同样也是伊犁河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伊犁河谷中最好的草原,并不是在三河归一后的伊犁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乌孙山之南的特克斯河谷,才是整个伊犁河谷风水最好的所在。

对于游牧民族最为倚重的马、羊等牲畜来说,它们并不喜欢炎热的夏季。尽管这一季节往往会因较为丰沛的降水,生长出更为肥茂的牧草,但一方面炎热的气候会对牲畜生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高气温还会滋生蚊虻,使得牲畜不能好好进食。所以这一季节的牲畜一般最多只能保持不掉膘。真正的生长期和生长高峰,是在环境温凉,同样处于牧草生长期的晚春和秋季。所谓“秋高马肥”也正是指于此。

1920年的暮秋和初夏时节,红军在哈萨克草原上都没有遭逢强敌,布琼尼和阿拉什党的谈判渐入佳境,南方的布哈拉汗国因为气候限制一直没有大规模出兵袭扰红军后方。

在有利于红军的夏天结束以前,董振堂是一定要抓住时间窗口,最起码也要先重创南方的布哈拉汗国,免得他们在红军北伐抗击白俄的时候跑出来添乱子。

马鸿宾现在到达的特斯克河谷,就是汉朝时中国人所说的乌孙国之地,河谷东部原来就属于中国,河谷西部被第七骑兵师收复以后,划入到七河省的管辖内。

这里盛产骏马,放在近代也称得上良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