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色金属(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2813 字 2021-06-02

关于首都,还有国旗国号这些问题,林淮唐并非没有做过具体的打算。只是他内心的野望如此深远,一切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必须解放全世界才能解放自己,那么北京或许便不适合充当这样一个革命国家的首都。

不是说北京的封建残余更多,而是单纯从地理上考虑,北京仅仅适合作为一个兼具关内外地区的国家首都,它的辐射范围也仅限于前清遗留下的版图。

如果林淮唐的理想不仅是局限于清朝国力最强盛时的版图呢?

那么除非是仅仅向北延展红旗映照的范围,否则无论赤旗继续向东方突破海滨之限、向西方穿越崇山峻岭与广袤沙漠,还是向南方直到南十字星飘扬的土地,北京所处的地理方位局限性就都非常大,无法起到中心枢纽的作用了。

国号、国旗的考量也是如此。

虽然全国军民似乎都已陷入了“和平狂热”里,但在林淮唐自己看来,暂时被冠以“中华民国”这个名字革命国家只是处在一个极为短暂的过渡期里,整个国家的体制、形态、法律、统治范围和人民都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确定下来的地步。

民国,尚处于革命的动态之中。

所以,至少要再花费四五年的时间……如果欧战的情况没有太大变化,那也就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只有彻底打败日本收复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有国土,并且彻底改造东亚地区目前的国际秩序以后,林淮唐以为那才是重新确定国号、国旗等具体问题的恰当时间。

这些考量,才是中央革命政府之所以没有出台首都建设方案,也没有对北京进行超大规模改造的最重要原因。

但即便如此,新政府对北京市政的种种改造,即便在这一年来的时间内,也依旧超过了过去清朝时期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总和。

市政建设包括能源供应、交通道路建设和供排水系统。

北京供热方式长期以来采用火炕、火炉,1886年北京的俄国道胜银行首先采用锅炉供暖。此间各国使馆,北洋政府旧议院机关等先后引进锅炉房,安装暖气设备。

但是锅炉供暖的初期,技术和设备大多进口。直到去年年底开始,才有中央拨款设立了北京公共汽炉公司,开始成规模的自行生产铸铁锅炉,散热器和水暖零件。

北京最早的公用发电厂,也只是1906年时才开始正式对外供电营业的前门西城根发电厂。也就是说北京的整个公共供电历史,到今天为止都还不满十年。

民国元年的时候,西城根发电厂虽然经过了三次扩建,装机七台,总容量也只有三千千瓦左右,但即便如此北京的供电能力放在整个中国,也就仅次于青岛、上海、徐州和天津而已,甚至还超过了汉口和广州的发电能力,特别是西城根发电厂使用的两台一千千瓦机组,还是华北地区首次出现的低压汽轮发电机组。

由此也可见到,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之落后,已经到了何等程度。

社会党入主中央以后,先后从徐州和青岛多次借调发电设备,今年年内才刚刚建成石景山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西城根发电厂的四倍左右。但是要供应今后北京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那不把装机容量再提高五倍、十倍的规模,一定不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