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津事变(2 / 2)

时空过客4251 刚大荒落 6145 字 2021-10-01

——————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土共方面早有预料,若是再稍微研究下的话,就会发现日军现如今的动向,与历史上的七七事变之后几乎如出一辙。

毕竟华北的政治和地理条件摆在那里,日本人想对此地下手,就肯定需要解决增兵问题,要么从满洲走铁路入关,要么直接从本土乘轮船登陆。

而这两条路的首要落脚点都是在津门,所以军队运过来之后,接下来就是解决从津门到北平的交通线。

先前日军对丰台大营虎视眈眈也是源自于此,平绥、平津、平汉三条铁路在这里汇聚,哪怕屡次遭受共军的袭击,日本人都要不断恢复此地驻军,如今终于得偿所愿,立马就死死咬住不肯放松。

话说回来,截止5月5日,除了津门一地之外,日军华北其他地区驻扎的兵力并不算太多,充其量顶多一万人左右,哪怕加上津门的部队估计也就3-4万之间,这都把特务机关的兵力给算进去了。

而29军在纸面上的兵力将近八万,实际人数差不多能有五六万,却仍让日军顺利占据了几乎所有交通要地,愈发陷入被动局势,实在不知应该怎么评价。

比如郎房一战,日军共计战死4人,伤10人,而226团伤亡40余人,要说这双方战损比倒没有太过悬殊,可是与郎房车站的重要地位相比,拢共不过百的数据就有点对不上味了。

当然,这主要也是226团将士未能预料到日军的企图,以为这仅仅是对方抢占地盘的试探,所以见势不妙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抛弃辎重向后撤退。

只能说,两大势力的小规模冲突与亡国灭种的大型国战到底是不同的。

若是此次日军没有继续扩大化的意思,那么先前死战的将士很可能不仅没法得到补偿,甚至最后还得被拿出来背锅,这种情况下又有谁愿意用命呢。

正因为上上下下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才让日本人在前期占到了不少便宜,以至于一直等到被打上门来,宋哲原才感觉到不对。

和先前一样,土共是最先对此做出反应的势力,在收到宋哲原的求援之后,不仅当即回复电报表示愿意派兵支援,同时也利用自身的新闻渠道,谴责日本对夏国华北地区的侵略。

顺道一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时的华夏共和国和日本帝国其实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从31年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当时的土共中央就发表了一份抗日宣言,之后也从未改口,所以便一直继承到了现在。

按照土共官方的表述,在日军彻底退出东北和弯弯两地之前,夏日两国不存在任何和谈的余地,包括先前晋察战役结束后,也只能算是暂时停战。

这种实打实的强硬作风,在过去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因为共军压根就没日本人打过(东北抗联的存在被刻意压制了),又有何必要谈什么宣战不宣战呢。

但随着共军屡次给予小鬼子深刻教训,认可这套说法的国人渐渐还是多了起来。

而且现在红军将近四分之一的兵员都是东北出身,坚持抗日立场,都几乎可以算是土共的合法性来源之一,自然不能有任何原则性的妥协。

果党害怕日本人,一直畏畏缩缩的不肯发话,但土共可不怕,早在4月初日军在华北挑起多次冲突的时候,红军就已经开始在张垣集结兵力,现在就只等着一声令下。

可是见到共党回应得这么爽快,宋哲原反倒开始犹豫起来,口头上感谢对方的好意之后,又扣扣索索地提出了不少条件,建议共军不要过早干预,以免破坏现有平衡,挑起两国全面战争,那就不好收拾了。

当然宋哲原肯定不至于说得如此直白,但意思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典型的“干大事而惜身”,都火烧眉毛了突然又舍不得自己这点家业。

不过也有可能是土共“凶名在外”,如果常凯申的遭殃军愿意北上支援的话,宋哲原说不得还会夹道欢迎呢(前提是他们能打得到北平)。

因为让果府接手华北,宋哲原顶多是被打回原形,放弃当华北王的野心,可是要让共党进来,将他的29军像17路军、东北军那样彻底改编,那就真要命了。

所以在日军彻底打进来之前,宋哲原的想法还是大不了带兵撤到南方,怎么也能在常委员长麾下混口饭吃,总比在长安当个手下没人的吉祥物好。

可是话又说回来,和还算讲点情面的土共相比,常凯申才真是吃人不吐骨头,最好的结果肯定还是能拿捏住一块地盘,当个草头王。

如果日本人不再继续增兵的话或许还有希望,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早在上个月,日本内阁就在讨论,是否需要彻底铲除祸根,将他们与金陵政府达成的协议援引到29军,也就是像遭殃军那样,让宋哲原也滚出华北。

现在常凯申就连原本放在正定,用来准备“收复”晋省的军队,都因为不愿刺激日本而直接撤了回来,如果宋哲原也跟着南下的话,那么华北就当真是日军一家独大了。

另外也有政客提出计划,按照帝国在冀察、察东等地的政权一般,设立邻接满洲国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所谓的华北自治政府。

包括一直主张不扩大的石原莞尔也迫于压力,不得不做了最后让步,提出如果不具备以下要求所有的条件就不得出兵,反而言之,如果条件成熟的话,则可以一试:

一、同时动员15个师团;二、同时动用军需动员准备量的一半;三、作战地域为黄河以北;四、作战时间约为半年;五、战费为55亿。

必须得承认,这已经算是相当持重又兼顾战略的想法了,毕竟若是让日军继续在华北扩大下去,用不了几个月肯定会动用到军需准备量的一半以上。

如果刚一开战就主动定下了这个决心,那么日军反倒能有更加充足的条件来应对战争。

但是,没过几天陆军部就强行通过了扩大华北驻军的决定,至于石原的条件,可笑,哪里用得着这么苛刻!

也就只有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仍然保持了底线,规定要努力把作战地域限定在平津地区,不得向其他方向用兵。

对此,参谋本部对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的指示是:“作战地区限制在平津附近,不要离开津浦、平汉、平绥三条铁路线过远,要极力避免巷战,主要战场应布设于平津郊外”。

换句话说,在日本人看来,华北马上就是他们的地盘了,不往别处扩张都算是对夏国人客气的。

像那什么29军,从哪来,滚哪去吧!

于是乎,就在宋哲原还犹豫到底(金陵)中央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以及要不要接受共军的支援时,经过多日的努力,日本华北驻屯军已经快要把先前制定的平津计划给全部实现了。

切断了北平对外的三条主要铁路线之后,剩下的无非是29军在北平东侧的通州兵营,以及南侧的南苑基地,瓮中之鳖,莫过于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