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明弘光三十年 上(1 / 2)

弘光三十年(公元14年)天津港

大批的货船,走海路在今年入冬前最后一次集中入港。

光是今天一天,就有上万搜货船在天津港停靠,盛况空前的局面,引来了许多画家,用画笔记录下这一幕。

大明朝开了海禁后,海上贸易发展迅速,去岁就有二十七艘货船组成的舰队,来往大明与葡萄牙。

近几年天津港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了,大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不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人们也逐渐意识道,洋鬼子其实也分种类。

这一天最忙的是码头上的工人,也是他们一年当中赚钱最多的机会。

最少有上万人,在今天来的天津港,就为了挣一笔块钱,往往一天下来就能够赚到一头牛的钱。

大批大批的货物被运入码头附近的仓库,几乎是立刻就有人过来清点造册。

不远处的海运衙门当中,单独有一个广场,此时全部都是进货的货商与拍卖员。

无数黑板上面,用白色的粉笔写上各种各样的货物,无时不刻有人在叫价,有人在成交有人在出手,还有人痛心疾首自己买亏了。

偌大一个“天津港**易市场”这一天的交易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万两。

而大明朝廷从中获得的赋税就有三百万两。

如今大明的海商们,一年当中就忙三天。

入冬之前这一天,开春融冰又一天,远洋货船回来那一天。

就这三天的营收就够他们吃一年的了。

不过还有比海商更忙的人,那就是交易市场里面的拍卖员,拍卖员一共十五人。

每个人这一天最少经手一百万两的交易,每一笔交易几乎都是几十个商人围着他们报价竞价。

这种情况要求他们有极高的抗压能力和冷静的思维,这十五个人都是海运衙门里精挑细选的精锐。

天津港如此的盛况,身处北京的王熙,却只能在书本上看见,只觉得是一种遗憾。

————

大明朝弘光三十年,这一年全国的出版业发达兴盛之极。

起根本原因就是“报纸”这个东西,给出版印刷的工厂带来了稳定的利润。

没有“报纸”这个东西之前,印刷厂是处在一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状态之下,收入不稳定,自然就发展不起来。

但是王启龙推行“报纸”这种东西发行后,大量的印刷工厂得到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印刷工厂的数量也就多了起来,工厂的数量多了,印刷的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

在加上识字率的上升,书籍的市场扩大了,印刷书籍的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

出版业也就自然兴盛了起来。

出版书籍这种事情变的简单了以后,全国范围内一年就能够出版上千种书籍,书籍多了变向有增加了识字率。

可以说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王熙的书房当中就有很多书,记载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不少“小说”。

“报纸”也有不少,此时的市面上已经有种类繁多的“报纸”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