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抵不过天意弄人(2 / 2)

“有你在,她一切都不担心。”冷月勉强笑了笑,身子一晃,就此软软倒下去,佯装昏迷。

慕枫慌忙传召太医。他急于控制京畿兵马,踌躇半晌,终是拿了龙凤印,赶往城东大营。

待他一走,冷月立即唤来侍女,假扮成她躺在内室,隔了床幔谁也看不清楚。

她悄然从侧门离开,轻衣简车,直奔都统府而去。

以龙凤印诱他去城东接手京畿驻军,一来一去,足有两个时辰。

趁此调虎离山之际,她已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一切。

车驾疾驰,从车帘的缝隙回望,巍峨的皇宫在晨光里渐渐远去。

冷月猛的放下帘子,闭上眼,不敢再回头。

这一去,生死成败都是未知。走的时候那样决绝,甚至没有回头多看一眼。

慕枫有了龙凤印,若再挟持皇上,颁下诏令,势必酿成大患。她唯有抢在他的前面,封闭宫城,以号角烽烟向京畿戍卫大营示警,揭穿他谋逆之行,才有希望稳住京畿守军。一旦翻脸动手,也只有宫城才是暂时安全的地方。毕竟是皇家禁阙,慕枫不敢以武力强攻,否则便当真是谋反了。

即便他横下心来造反,以宫城的坚固及八千禁军的抵挡,也至少能坚守三五日。多坚持一天,胜算生机便多一分。一旦方青卓亲自赶到,京畿守军必然倒戈归附,慕枫被夹击在城中,无异于自掘坟墓。

疾驰颠簸的车驾,摇晃得脑中一片混沌。

冷月紧蹙了眉,竭力理清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却总有一个关键处想不透——到底,慕枫是不是主谋?一切转折的关键,正是那道煞费苦心的密折,若从这里开始回溯,密折确是出自方青卓之手,所述军情乃至他自己的死讯,都是他一手炮制。

他送来这道暗藏玄机的密折,不只要给她看,更是给慕枫看——只不过,她看的是真,慕枫看的却是假,两者的用意截然相反。

那么在密折之前呢,是方青卓一早落入了慕枫的阴谋,还是慕枫至此才踏入方青卓布下的局?前事如电光般掠过眼前,大宛的长驱直入……此时想来,关键处都有慕枫的身影。

如果没有人里应外和,大宛能否如此顺利,又如此精准地算到时机,趁当时山道崩毁,北境军情无法传回而大举入侵?直到此时她才觉出疑窦,那么方青卓呢,他出征之前可曾对慕枫有过怀疑?究竟是什么时候,他才发现慕枫的阴谋?心念百转,往日种种尽皆浮上眼前。太皇太后是大宛国的人,落尘的死让她消极了一阵子,难道是她要统一天下?还是在她嫁过来之前就已经开始谋划夺取圣龙?最信任的朋友和最危险的敌人一旦携手,那意味着什么?她周身串起阵阵寒栗。

可是,慕枫真的反了么?他是被太皇太后一手利用,还是,根本就是方青卓故意布下的障眼法?千头万绪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真相的轮廓已渐渐凸现,她却找不到奥妙所在,更猜不透其中的关键。

枉自机关算尽,总有人算在你前面,纵然玲珑百变,也抵不过天意弄人。眼前迷雾重重,仿佛走在一条漆黑的羊肠小道,伸手不见五指,脚下却是无底深渊。

走到这一步,就算他要弑天灭地,她也只能拔剑相随。

她默默握紧软剑,透过剑鞘,似乎仍有彻骨寒意从掌心传来。

这把剑一直随她至今,也曾霜刃饮血,救她性命于危难,也能取她性命于顷刻。

她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假如事败宫倾,她宁愿引剑自戕,玉石俱焚。

车驾停在都统府前。

“凌统领,动手吧。”冷月抬头望向都统府的大门,淡淡开口。

禁卫军冲入毫无防范地都统府,搜捕阖府上下,凡遇抵抗者一律就地格杀。不到一炷香时辰,即将七十岁的慕老夫人连同一岁多的幼女一同锁拿,押到她车驾前。

“慕夫人何在?”冷月环视这一众惶恐哭叫的老幼妇孺,唯独不见紫竹。

“属下等搜遍府中各房,都不见慕夫人。”一名禁军躬身回禀。

紫竹一大早不应不在府里。

冷月眉头一蹙,与凌超对视一眼,凌超转头对副将冷冷道,“押这两个婢女去找,若再找不到人,就给她杀了这二人。”那两名娇滴滴的婢女顿时尖叫哭喊,那绿衣女子跌跪在地,指着一名瑟缩跪地的老者哭叫道,“昨晚是管事将夫人带走的,我们全不知情,大人饶命啊!”副将呛啷一声拔刀,抵在那老者颈边,“说,慕夫人现在何处?”那锦衣老者扑通跪倒,身如筛糠,“夫……夫人,被老爷关在书房密……密室里。”凌超立即令人押了那老者在前带路,片刻工夫,果然从门内押着一个鬓发蓬乱的妇人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