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嫁给知青男主后11(2 / 2)

女配一心脱贫 九州大人 11552 字 2019-11-21

不止回信,还有一个包裹,都是寄给卫斯年的。

收到了回音,钱宝丽能明显察觉出卫斯年心情好上许多,甚至当场就脸上带了笑,瞧得她自己也跟着笑起来。

家信传来,总是一件高兴的事。

高兴过后,卫斯年先将回信谨慎地收了起来,没有在外面拆开看,打算回去再说。

钱宝丽就笑着陪在一边,看到旁边的大包裹,本想帮着提一下,结果上手重的很,最后出去时还是让卫斯年带上的。

因为这件事,两人也没了继续逛下去的兴趣,很快就去集合地点同其他人会合,到时间坐车回了村子。

到家时钱父钱母都不在,可能又去地里转悠了。

卫斯年直接拉着小媳妇回屋看信拆包裹,从中明白了家里那边的意思。

信上没写什么忌讳话题,毕竟信件来往之间是要经过组织上检查的,有些事情不能在里面提及。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信里多了一些内容,提到卫斯年成婚一事。

按照卫家长辈的意思,没想过让他在这边找人结婚,因为这样以后可能会对他的发展前途有所阻碍,甚至很不利。

但另一方面,卫斯年也确实到娶妻生子的年龄了,而京都的局势还不太明朗,他在这里不知道会待到什么时候,总不能因此而耽误了他的人生大事吧,所以家里对于这事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但在无奈之下只能接受了,按照礼节寄来一份彩礼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因为重重限制,彩礼不多,只将将打成了一个普通样式的包裹。

卫斯年浏览完毕所有信息后把信纸交给钱宝丽瞧,没有一点要隐瞒的意思,在后者接过信去时,他自己则拆开包裹查看里面的东西。

营养品、吃食、衣料……最后还有一个藏在底下夹层里的信封,里面封了厚厚一沓钱票。

钱宝丽放下信看到不免惊了下。

卫家那边在这种时候能寄来这些东西,不管是看在卫斯年的份上还是对新媳妇表心意,起码态度上是绝对够看的了。

“这些都给你。”卫斯年从一堆的东西里拿出信封上交。

钱宝丽在他刚才打开查看时已经瞧见了里头装了什么,此刻连忙摇头,坚持不肯收。

按她看来,这些是他家里那边特地贴补给他的,她收了算怎么回事,拿着烫手,不如让他留着用,还不允许男人有点私房钱了。

反正以他的性子,到最后差不多还是用在他们两人身上,怕啥。

她不接,卫斯年索性将其直接放进了床头柜的抽屉里,让她没钱票的时候随意拿去花。

钱宝丽在这一刻觉得他的形象一瞬间高大起来,心道愿意为妻子随便花钱的男人就是这样的帅啊!

剩下的那堆东西很好处理,卫斯年挑出一份出来给岳父岳母送去了,倒是意外坐实了之前钱宝丽送的那些也是他让送的。

其余的都放在小夫妻房里以后吃喝花用。

钱父钱母觉得女婿为人就是厚道,他们喜欢。

卫家寄来彩礼的事,二老之后得知了,因为避讳的关系没有多探问卫家之事,但夫妻俩借此知晓亲家对婚事不反对,还补了彩礼过来,想来是承认了这门亲的,不禁彻底放下心来。

这一段插曲过后,被众人紧张以待良久的夏收终于来临了。

由于天公作美,收获之际,大家伙担心的那些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都没出现,反而风和日丽的天天出太阳,虽然让人感到很热,但却正好是收庄稼的好时机,人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抢收工作。

为什么要抢收呢,因为谁也不知道老天爷会不会突然变脸,届时再把好好长成的庄稼给毁了。

对于忙活一季的农民们来说,只有把粮食好生生地收回粮仓屯好后,才能让他们松上一口气。

夏收任务繁忙,钱父作为生产队的大队长一开始就开了动员大会做动员,并且在开始抢收之初一一安排好了各个队员的活计种类,负责收割庄稼的、跟在后头捆麦子的、往架子车上搬运的、拉车子运送的、看场的等等。

钱宝丽分到个送水的活,需要隔上一个小时往地里送一回水。

因为天气太热了,大家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干活,汗流浃背是肯定的,为了保持体力,必须随时补充水分,于是就得有人不停地来回送水给他们喝了。

这也不是个简单轻松的活计,但比起在地里顶着日头掏大力气强的多。

钱宝丽原想把卫斯年也拉来一起送水,作为大队长家的女婿,不能连这点福利都没有吧,再说两人手里东西不少,也不在乎那点子工分。

但是卫斯年没有同意,径直跑到劳动前线,挥着镰刀收割庄稼给她挣口粮去了。

还别说,有他这个代表大队长家积极态度的人在,大家伙的干活热情都因此提高了很多,个个甩开了膀子下全力,磨洋工都不好意思。

钱父巡视时瞧见情况,满意地点头连连。

以往这种事儿几乎都是钱二子出头,但是那家伙身体素质比不上卫斯年,往往到最后先累趴下的都是他,起的带头作用很有限,还把人损耗的不轻。

现在好了,有他家女婿在,堂侄子能歇一歇,效果也十分不错。

钱宝丽去送水看过一次后大致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见卫斯年那么辛苦干活,少不得殷勤地给他送了好多次水喝。

原本就是自家男人,她又是负责送水,还不允许给自己人讨点福利了。

每当她去送水,卫斯年都能停下边喝水边歇息一会儿,这时候他不说自己的劳累,反而关心地问小媳妇累不累、晒不晒。

“有点累,有点晒,但是比起你们已经很好了,我没事儿,你不用担心。”钱宝丽如实回答,心里格外受用。

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清闲的活,比如记工分、看场、做饭等等都是不用晒日头来回跑的好选择。

但是吧,钱宝丽作为大队长家的闺女,为了不落亲爹的威严,叫人信服,怎么也得做出个样子来,有些活计她是不能选的。

不说能不能服众的问题,主要还是那些轻省的活计一般都是安排给老人、小孩、孕妇的,她一个大好青年总不能去跟老弱妇孺抢吧,多丢份儿啊。

不争馒头争口气。

事实上,钱宝丽这口气争的还不错。

她在抢收期间做好了送水的工作,表现的可圈可点,让钱父钱母欣慰又心疼,更令大家伙对其称赞不已。

不论他们是说的真心话还是恭维话,反正钱宝丽就当真的来听。

在这样如火如荼的忙碌中,钱家村大队的夏收工作顺利又快速地进行着,几天的时间里差不多将村子周围田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一车车运送到晒场的地方,然后就是用石磙碾着出粮食了。

到了这里,活已经干了一大半,可以暂时歇上一歇。

但为了防止突然下暴雨把场上的粮食泡汤,大家伙加把劲又紧接着继续干下去,直至将粮食脱粒晒干收进麻袋,方才终于能歇上。

粮食刚装好,天上就开始泛阴,眼看着会下雨。

众人立马在大队长的张罗下将麻袋急忙忙搬进粮仓屯起来,并做好了防水防潮的准备,顺便搁了点老鼠药防耗子。

等到接近尾声,外面天空中的乌云已经遮蔽了半边天空,雨滴子没多久就随即砸下来。

下雨了,暑气消退。

庄稼收的七七八八,闲下来的村民们终于能回家歇着了。

钱母趁机早早回家做饭,一大锅凉面条外加炒的鸡蛋黄瓜,还放了腊肉,味道特别的咸香,吃一碗下去很顶饱,顺便补充一下肚子里的油水。

吃罢饭,有人过来找大队长,说是粮仓那边有点进水。

钱父赶紧过去了,卫斯年也跟了上去看情况。

钱宝丽没过去瞧,觉得应该不是大事,而且她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在家等着。

现在农忙季过去,她有点不想出门,只愿在家里呆着好好歇一歇。

毕竟送水的活虽然算是轻的,但过程中她也累的不行,最重要的是她被晒黑了一层,没有以前白嫩好看了,需要待家里捂一捂,希望能尽快捂回来。

不然她自己看着不舒坦是一回事,卫斯年那厮不知道会不会嫌弃来着。

想必他是肯定不嫌弃的!

钱宝丽这般想着,身体却很诚实地爬起来在梳妆台上一阵翻找,最后找出两盒子雪花膏和蛤蜊油出来,前者抹脸和手,后者涂胳膊腿儿,费了一番功夫自己给自己美容一番。

期间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钱父还没有回来,卫斯年倒是被他派回来跟家里说一声。

钱母正着急,得知粮仓问题不大才放心,之后又接着忙活家务去了。

钱宝丽看着卫斯年**的进门,赶忙起来给他找了干衣裳换,却见这人直接递过来一包东西,油纸包的防着水,不知道是啥。

“什么东西?”问着的功夫,她将干衣裳给他,示意他赶紧去换。 .,新m..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