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篇(1 / 2)

六宫无妃 月斜影清 3103 字 2020-02-26

手机访问:m..com

这一番话非常厉害,言下之意就是在提醒:你拓跋宏自己叫大家联姻,可你却带头破坏,如此下去,汉化改革如何能彻底的巩固并扩大?

众人立即齐声附和:是啊,咸阳王说的是

臣等恳请陛下好好考虑考虑

拓跋宏依旧不慌不忙,他挥了挥手,众人立即安静下来。

谁说朕要休了妃嫔们?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

各位可能理解错了诏书的内容。朕解散后宫,并非是废黜各位妃嫔他把废黜二字咬得很重,朕只是想换一种方式,让子孙们更加健康的成长。自汉高祖刘邦开始,分封诸王,长大之后都是在各封地生活。以前,母亲随着儿子去封地的并不多。可是,朕认为,这是很不人道的。你们想想,这天下孝道人伦什么最大?

众人面面相觑。

汉朝开始,的确是诸王都要去外地。最著名的是汉文帝,他是刘邦最不受宠的小妾薄氏所生。薄氏姿色平平,因为姐妹引荐才偶尔得到刘邦一夜垂青。男人风流一夜后,什么都不记得了,第二天也就不理睬她了。却不料,她居然怀孕生子。

但在皇帝来说,多一个儿子少一个儿子也没啥,也没什么太大的封赏和地位,gān脆将之打发去了儿子的封地代国。当刘邦在世的时候,这对放逐在外的母子几乎再也没有蒙受过刘邦任何的恩宠,甚至封地也是苦寒之地。

正文 4798.第4798章 杀父敬母2

也正是如此,她才侥幸躲过了吕雉的毒手,母子平安,等吕雉自己的儿子死了,其他妃嫔的儿子也被杀光了,然后吕雉也死了。大家才发现,高祖差点没有可以做皇帝的儿子了。于是,放逐在外的代王才被迎接回来,自然做了皇帝,这才成就了一代文景之治。

拓跋宏举了这个例子,诸位大臣倒真是不好挑出什么毛病。

天下之道,莫过于奉养母亲。朕左思右想,一个母亲,什么在她们心目中最重要?那肯定是她们的儿女。俗话说的话,母子怜心啊,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离开了儿女,岂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而在子女心目之中呢?同样,肯定也是母亲最重要。如果母子之间长期各安天涯,常年不得相见,这岂不是违背了人伦大义?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如果让各位小王子以后都可以在生母身边成长,尽到孝顺,母子之间自然感情深浓,同享天伦之乐,这难道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这也是我们北国的立国之本,也是太祖爷爷等一直的心愿

这一番话完全是qiáng词夺理,可偏偏谁也没法反驳,东阳王急了,结结巴巴的:陛下说的是可是可是

拓跋宏根本就不理睬他,继续道:母亲对儿子的教育意义,是多好的宫廷老师都没法取代的如果耽误了小王子们的成长,岂不是得不偿失?

他话锋一转:在座的各位,如果现在要你们离开自己的母亲,不再奉养她们,你们会如何?

谁也不吭声。

这有可比性么?自己等人又不是王爷,当然不会离开父母。

但是,真要反驳,却又没法。

在中国,母子话题永远是一个很奇妙的话题。一个女人,她无论是做女儿还是做母亲时都往往没太高的地位,父亲、丈夫都是天地。可是,她一旦做了母亲,那就不同了。许许多多的古代名人常常侍母至孝——仿佛是否孝顺母亲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孝顺的标准。

正文 4799.第4799章 弑父敬母3

就算一些超级著名的大贪官都可能是孝子——比如明朝最清白的海瑞和最贪污的严嵩,他们品德,为官相去十万八千里;但都是鼎鼎大名的孝子。尤其是海瑞,更是孝敬母亲的极端典型,为了海太夫人的喜怒,居然极度休妻,还有一些小妾不明不白地死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