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篇(1 / 2)

六宫无妃 月斜影清 3101 字 2020-02-26

手机访问:m..com

罗迦一把揪住她的耳朵:小东西,你再说来听听?

兵临城下,怎么敢再说?

她笑嘻嘻地,蒙混过关:我说呀,我的是,只要陛下喜欢吃,我就给你做。

哼,这还差不多!

他忽然想起什么,浑身燥热起来:唉,芳菲,要是有个孩子陪着我们一起吃,那该多好?就我们两个人,多冷清啊?

她狐疑地:陛下,你是什么意思?

朕的意思嘛,就是要抓紧制造小人儿,一起享受你的美味的炖肉。

二人笑闹成一团。

这个冬天,北国终于发生了一件大事:高太傅病逝。

本来,高太傅是文官,他的死,引不起什么轰动。可是,他的死期,却刚刚是在罗迦准备改革官吏选拔制度的时候。

李奕为工部尚书是早已公布了的。这在北国贵族里虽然引起一阵喧哗,但是工部毕竟不那么重要,喧嚣后,也就算了。但是,王肃的任职,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罗迦下令,让王肃进入礼部,先做侍郎。

高太傅死后,王肃便亲自主持了高太傅的丧礼,完全采用的南朝制度。这本是经过了太子的允许,没什么好争议的。但是,乙浑、元贺,任城王等,却敏感地嗅出,从这场葬礼开始,南朝的礼仪风俗,已经在无孔不入地渗透着北国的古老风俗。

比如,高太傅不是火葬的,而是入土,土葬的,还设了陵墓,谥号。

王肃进入礼部,早已引起了众人的不满,乙浑等借机发难。

江山是我北国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凭什么让汉人进入高位?

对,李奕都应该被撤职

汉人只需要做做文书工作,帮我们抄抄写写就行了

正文 1197.第1197章 政变2

汉人都保藏祸心,比如崔浩,他三朝元老,何等能gān?还不是被武帝给诛杀了。就因为他巧舌如簧,每次进攻南朝时,他就拼命阻止,进攻其他国家,他则拼命鼓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提防啊,陛下三思,万万不能让祖先的基业毁在那些汉人的手上,汉人都不是好东西

众人七嘴八舌,吵吵嚷嚷。

罗迦察言观色,发现除了太子没有发言,几乎是一边倒的,全是反对意见,攻击的中心只有一个,就是要把王肃等赶出礼部——赶出朝廷。

他很是恼火,才开始第一步就遭受到这么大的阻力,以后该怎么办?

但是,鉴于朝臣激烈的情绪,他也不想qiáng行压制。因为压制也没用,朝里的汉化势力根本没起来,只有几个中下层的小官僚,能起得了什么作用?

他既没宣布王肃的处理意见,也没提出任何要求,只宣布退朝。

众臣散去,只剩下父子二人。

太子骤失高太傅的辅佐,他本是跟王肃关系又不密切。高太傅生前死后,都获得美名,因为他的忠心,但是王肃呢?他根本摸不准这个年轻汉人的心思。

罗迦不经意道:王肃在这次高太傅的丧礼上,因为主张土葬,遭到大家的攻击,一律要求撤职,你看怎么办?

回父皇。高太傅临终前,就要求按照他老家的习惯土葬。在这件事情上,是儿臣让王肃照此执行的,非是王肃的错。

罗迦点点头,背着手,走了几步:现在南朝人才济济,投奔北国者众。王肃的任用是一个大问题。搞得好,就会吸引更多的汉人;搞不好,就会断了汉人投奔的路。皇儿,你现在是什么主张?

儿臣觉得,现在乙浑等人态度qiáng硬,父皇先不宜和他们硬碰。他们这些老家伙,说来说去,就是怕汉人进入了高层,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罗迦便只好暂时将这项议题搁浅。但心里恚怒,实在难以言喻。

PS:今日到此,明日上午(周六)同时更新;周末愉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