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桓温北伐 一(1 / 1)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病死,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残杀,冉闵趁机攫取权力诛杀石氏及北方胡人,中原一片混乱。此时协平蜀之威的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上书朝廷请求北伐,当时的皇帝晋穆帝司马岳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娃娃,其母褚太后临朝称制,政事由会稽王司马昱等人主持。司马昱十分忌惮桓温,于是便将扬州刺史殷浩引入朝廷来抗衡桓温。褚太后的父亲征北大将军褚裒也奏请北伐,司马昱等人便决定封褚裒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徐、兖、青、扬、豫州诸军事,组织北伐。中原百姓听闻南方王师北伐,纷纷前去归附,褚裒派军接应,但是被后赵将领李农击败,褚裒只得回师广陵(江苏扬州),可怜北方百姓近二十万百姓渡过黄河想要归附王师,但是褚裒没能接应,导致这二十万百姓最后几乎死绝,褚裒最终在忧伤羞愧中死去。

褚裒死后第二年(350年),司马昱等任命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州诸军事准备再次北伐,并且册封氐族蒲洪为征北大将军、襄国公,协助进攻中原,但是随后不久蒲洪被麻秋所害。桓温知道朝廷起用殷浩是为了牵制自己,但是他看不上殷浩,觉得此人只会空谈没有真本事,所以继续上书请求北伐。但是朝廷还是将他的请求驳回,桓温忍无可忍,再次上书,这次他不再等朝廷的批复,当即调动军队准备北上。司马昱得知后给桓温写了封信,信中推心置腹的说道:我们不是不让将军北伐,但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所以一直驳回将军的请求,就是因为粮草都还没准备好。如果将军现在就出发,那么必然有人会在背后嚼舌根说将军和朝廷不和,这对将军来说是名誉的损失,对朝廷来说也是损失。我们俩虽然一个在中央一个在地方,但是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但是攘外必先安内,请将军相信我的诚意。桓温收到信之后只得回兵。但是随后在公元352年殷浩上书请求北伐,朝廷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粮草问题解决了?),任命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羨同为领兵督统,进驻寿春(安徽寿县)。此时后赵的将领张遇已经带着许昌城向东晋政府投降,被封为豫州牧,但是谢尚对张遇的态度十分傲慢无礼,张遇转而向前秦苻健投降,并且占领了洛阳。当年六月谢尚领兵联合向东晋称臣的羌族首领姚襄共同进攻许昌,前秦丞相苻雄领兵支援张遇,双方在许昌展开会战,谢尚大败寿春,东晋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

九月殷浩再次组织北伐,“书圣”王羲之分别写信给殷浩和司马昱,劝谏他们先安心治理南方地区,现在没有北伐的能力,当前的重点工作还是内政上,整个朝堂都以清谈来治国,这样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但是两人都未理睬王羲之的建议,殷浩甚至因为北伐军费紧张,竟然将太学撤销!

公元353年殷浩进驻寿春,他对平北将军姚襄深恶痛绝,双方产生摩擦,姚襄心生反意。于是在殷浩率军进攻洛阳的途中,姚襄设下埋伏,殷浩的北伐军被杀被俘上万人,所有辎重粮草全部丢失,殷浩本人逃往谯城(安徽亳州)。随后姚襄一路南下,途中裹挟流民,部队规模达七万,然后进驻盱眙,并向建康上书痛陈殷浩罪状,随后姚襄便向前燕慕容儁投降。桓温见此机会也上书朝廷指控殷浩,司马昱等人不得已将殷浩废为庶人,桓温彻底掌控了东晋政府的中央大权。

拥有了朝廷的决策权之后,公元354年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亲自领兵四万,从江陵出发,他的目标就是被前秦所占据的长安。同时他还派梁洲刺史司马勋领兵出子午谷绕道长安的西侧,两军从东西两侧同时夹攻长安。可是我们前面说过了,在长安城外,桓温遇到了坚壁清野的苻健兄弟,最后因为军粮的问题只得放弃(详见第二十三章)领兵回撤襄阳。

当初桓温屯兵灞上的时候有一个常年隐居华山年轻人前来拜见他,此人一身破烂的粗布短衣,身上还张满了虱子,桓温倒没有因为他穷困潦倒而轻慢他,很热情的接待了他。这个年轻人一边捉着虱子一边与桓温侃侃而谈天下局势,这让桓温非常的惊讶,便问他:“我奉天子之命协王师扫平贼寇北定中原,但是关中豪杰却没有一人主动来投效,这是为什么?”

年轻人回答道:“将军千里奔袭来到此处,但是您却在这灞水河边逡巡不进,关中豪杰都不知道您到底想做什么,所以没人愿意前来投效。”桓温一下子就沉默了,随后他向年轻人发出邀请:“江东无人能有先生这样的见识,请先生做我的军谋祭酒,助我平定天下。”。

年轻人回山之后向师父禀报了桓温对他的邀请,师父告诉年轻人:“你跟桓温不是一路人,无法并存的,就在这里好好待着,自然有你施展身手的时候。”于是年轻人便拒绝了桓温的邀请,而他正是将来辅助前秦苻坚大帝扫平整个北中国的——武侯王猛!

桓温没能得到王猛的效忠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损失,王猛此时已经三十岁了,并不是很年轻了,所以虽然他知道桓温将来必定是曹孟德、司马宣王一样的人,但是还是想来见见,因为毕竟桓温是汉人。虽然从后来王猛的行事手段来看,他应该不是孔孟之徒,但汉人曾经的荣耀他肯定是记得的,而如今汉人之中也唯有桓温可以算得上一时人杰,如果仅从狭隘的民族情感来考虑,桓温确实是王猛最适合辅佐的人,相比于当年刘备知遇诸葛亮,桓温要比刘备的情况好太多了。但最终王猛放弃了桓温而效忠于氐族苻坚,这一方面说明苻坚的个人魅力以及他的雄才大略征服了王猛,另一方面也是王猛个人的民族观念的升华。王猛与苻坚的故事我们在以后会详细的跟大家聊的,请各位静心等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