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动乱伊始——“八王之乱” 一(1 / 2)

之前说过,司马炎虽然对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不太满意,但是因为多种因素最终还是没有废掉他的太子之位,最终觉得给他留几个辅政的老臣还是能坐好皇位的。而司马炎最信任的人肯定还是司马家的宗室,于是在他病重之时就开始为儿子做布局。首先他把自己的叔叔汝南王司马亮提升为侍中、大司马、大都督掌管天下军权;同时让太子的几个兄弟掌管关中等重要地区的军权。当时朝堂之上以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首,杨骏是前文提到的武元皇后杨艳的叔叔。武元皇后在274年就去世了,临去世前她还在为她的傻儿子司马衷着想。她怕自己死后司马炎另立皇后,然后新皇后的儿子就有资本和司马衷争储位,于是她要司马炎在她死后娶她的堂妹杨芷为皇后。如此一方面杨芷会感激她,帮她照顾自己的儿子们,另一方面杨家也会全力支持司马衷的。司马炎也确实按照武元皇后的想法去做的,并且在他临终前打算让司马亮和杨骏一同辅政,但是杨骏父女却另有打算。

司马炎的遗诏写好之后放在中书部门保存,杨骏前去借看,但是借了之后就把它给拿走了,这把中书的人给吓个半死,中书监亲自前去讨要都没拿回来。恰逢此时司马炎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他本还想等司马亮来了之后宣布后事,可此时的司马亮却被杨骏父女挡在了宫门之外。杨皇后问弥留之际的司马炎是否让杨骏辅政,司马炎最终只得点头答应。于是原本原本打算的司马亮、杨骏共同辅政变成了杨骏一人。

司马炎死后司马衷顺利继位,杨芷当了皇太后,他的太子妃贾南风当了皇后。司马亮没当上辅政大臣,有人劝他起兵除掉杨骏,但是司马亮却害怕杨骏的权势,同时觉得杨骏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司马炎的丧事完毕之后就想着离开洛阳。有人提醒杨骏千万不能放虎归山以后成大患,但是杨骏对司马亮也十分的忌惮,最终双方谁也没有对谁下手,司马亮回到了自己的驻地许昌。

司马亮离开京城之后杨骏就彻底的没有了顾忌,开始给官员加官晋爵拉拢人心,同时把杨家的人全部安排在了要职。这中间有一个人非常不高兴,这个人就是新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在她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就亲手杀过好几个太子的姬妾,这使得司马炎差点就废了她。但是贾家的亲朋好友都为她求情,连皇后杨芷也劝司马炎看在贾充的份上饶了小女儿的善妒之心,最终才打消司马炎的怒火。杨皇后背后帮贾南风,但是当面还是要做出婆婆的姿态,曾多次告诫她。贾南风对此非但不领情,还觉得这一切都是这个婆婆在后面捣鬼。等她当上皇后之后,觉得自己的傻老公不能掌权,应该由自己代为行使皇帝的权力,但这权力却被杨骏给窃取了,于是千方百计想除掉杨骏。

起初贾南风想通过身边人联系汝南王司马亮回京对付杨骏,但是司马亮第一次没敢动手,现在看杨骏地位更加稳固就更不敢动手了。于是她有联系上了自己的小叔子,司马衷的同母弟弟楚王司马玮。司马玮得到消息后高兴异常,立马就上书要回京。而杨骏对这个勇猛的楚王也十分的忌惮,一直想找个借口把他叫到京城来看着,当他看到司马玮要求回京的申请后一口便答应了。司马玮回京后半个多月后,贾南风的亲信上告杨骏谋反,当天夜晚贾南风就以司马衷的名义下诏书革去杨骏所有官职,留爵回家,同时安排司马玮主持诛杀杨骏。杨骏收到诏书之后有人劝他这一定是皇后的阴谋,赶紧控制住皇帝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杨骏此时有表现出了胆小懦弱的本性,不敢对皇宫下手,于是幕僚全都离开。最终杨骏被司马玮的人在他家的马厩里找到,当场诛杀。

杨骏此人作者看来十分像当年的大将军何进,身份显贵,手握兵权,在皇宫内也有强大的内应,但是该出手时不出手,畏首畏尾,一手好牌最终却落得身首异处,全家被杀。

杨骏死后贾南风立马清算皇太后杨芷,剥夺了她的太后称号,贬为庶人,并且还杀了她的老母亲庞氏。当时太学里有个名仕叫董养,他看到庞氏被杀之后非常愤怒,登上太学的讲台痛斥朝廷,他觉得司马衷和贾南风杀庞氏就是杀外祖母,这种弑祖的行为违背天理灭绝人性,如今皇家都做出这种事,那么天下大乱就不远了。

然而确实随后就天下大乱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