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朝堂风波(1 / 2)

千秋长歌 平山归来客 4883 字 2020-02-07

广初二年十月,太后下诏,废黜夏国,夏王姬吕保有国,幽禁于栎阳。夏国六郡收归国有,其善后事宜交由五府及尚书台处置。

大将军嬴曦平乱有功,特加大司马,赐鼓吹一部,封秦侯。

对此,朝臣们并无太多异议,但对原关中大族的人来说,这个封赏颇有些别样的意义。

自嬴曦以叛乱之罪将李敢、韩舒两族废黜株连后,关中各族与嬴曦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颇有些微妙。但嬴曦此时因功加封秦侯,这勾起了各族对昔日以嬴氏为首领的关中大族集团的眷念。

独孤霓裳手托香腮,不厌其烦地批阅着一封封奏疏,姬安靠在她怀中,也像模像样地盯着她手里的奏疏。虽然他看不太懂,也不太愿意看这些无聊的东西,但他明白,这将是自己今后必须要学会的事情。

不知不觉间,案上批阅完的奏疏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霓裳也颇有些倦了,正准备放下朱笔歇息一会儿。目光却无意中瞥到下一封奏疏,黛眉不禁微微蹙起。

这是一封没有署名的密奏。

她将其拿起,打开,面色却忽然一变。

姬安似乎也注意到母亲神色的变化,他抬起头看了看霓裳,又低下头,看着引起她情绪波动的奏疏。

“臣万死再拜顿首:大将军曦定乱安民,克叛平祸,百姓安之乐之,朝廷宾从。臣万死,敢谏请封大将军为王,以抚万民之心!”

霓裳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眼下的奏疏,一双素手却忍不住紧紧握住,目光闪烁不定。

“来人!”

半晌,她才略微平复心中掀起的波涛,对殿外吩咐道。

殿中待诏春漪趋步跑进来,施礼道:“奴婢在!”

“传本宫口谕,明日于宣政殿朝会,自从五品以上臣僚皆要参加。”

“奴婢遵命!”

……

宣政殿是朝廷的中朝大殿,也是平日里举行常朝的地方。依照惯例,大周是三日一常朝,今日并非举行朝会的时间。

群臣皆已经早早来到殿上,按官职次序排列完毕。趁着朝会还没有开始,不少人交头接耳,交换着各自心中的猜测。

“太后驾到!”

随着殿中监尖利的嗓音响起,众朝臣纷纷顿首下拜,高声道:“参见太后陛下,太后长乐未央!”

“诸卿请起!”

独孤霓裳目光扫过群臣,在位于武官之首的嬴曦身上微微停留了一会儿。

众人谢恩起身,独孤霓裳唤道:“大将军!”

嬴曦眉头一挑,起身避席道:“臣在!”

霓裳淡淡道:“大将军扶保天子,定乱平难,其功无上,本宫听闻都城百姓群情鼎沸,欲请愿朝廷,封大将军为王……”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如同炸开了锅,群臣面面相觑。下一刻,无论是从五品尚书郎,还是位居正一品的杨赐、王琰,皆无法掩饰心中的骇然。

“太后不可!”

侍中裴度第一个站了出来,不顾君前失仪,高声道:“我朝祖制,非姬氏者不得称王,太后何故出此背制之言?”

尚书令崔缜亦缓缓出列,顿首道:“启禀太后,臣亦认为此事不妥,方今天下祸乱未平,朝廷若行此违祖之事,恐会引起各方声讨、百姓不安,且大将军若是如此,恐怕会落人以柄,招致不必要的讨伐。”

话音刚落,司隶校尉独孤信、御史中丞陆云、礼曹尚书赵朔、中书监卫鞅等人纷纷出列道:“臣附议!”

独孤霓裳面无表情地看向杨赐、王琰、独孤兆所在的方向,道:“三公意见如何?”

三人相互望了望,杨赐率先出列道:“启禀太后,老臣以为崔公所言有理!”

王琰的意见显然与杨赐相同,独孤兆深深地看了一眼跪在大殿正中,面无表情地嬴曦,亦出列道:“无论是为朝廷安定还是为大将军本人着想,老臣亦认为,不可有违祖制。”

此时殿内形势已然明朗,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山东士族的代表杨赐、王琰、崔缜,还是江南士族的代表陆云,亦或是关中大族的代表独孤兆父子还有赵朔,皆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反对。

甚至,就连嬴曦的心腹卫鞅,还有因他而提拔的崔琰,也同样公然站出来反对。

一时间,可谓是举朝汹汹。

独孤霓裳的目光转向嬴曦,问道:“不知大将军自己,对此事作何感想?”

嬴曦再拜顿首:“启禀太后,臣无德无能,忝居五府之列已经是心有所愧,妄受国恩,臣纵是有滔天的胆量,亦绝不敢再违背我大周祖制,臣之赤心,还望太后明察!”

独孤霓裳忽然站起身,抓起案上一封奏疏,狠狠地向嬴曦扔去。

“你给本宫好好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奏疏自御案飞下,正好砸中了嬴曦头上的梁冠,将上面的赤羽都砸断了一根。

嬴曦没有看那封奏疏,一旁的殿中内侍连忙跑来,将其捡起,传与百官昭示。

朝臣们见到这封没有署名的密奏上面的,不禁心中凛然。

就在这时,中书监卫鞅再度出列,道:“启禀太后,此物既无署名,又无可辨认其身份的痕迹,显然是有小人欲栽赃大将军,臣请太后息怒,命有司严查此事!”

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秘书令沈邕也在此时出列道:“启禀太后,臣以为卫中书所言有理,还望太后明察。”

除了两人以外,朝臣们都没有太大的动静,只是议论的声音比方才小了许多。

嬴曦抬起头,与独孤霓裳对视一眼,随后缓缓摘下头上梁冠,跪地稽首道:“臣之心意,天日昭昭,还望太后明鉴!”

独孤霓裳看着跪伏在丹陛之下的嬴曦,面色冰冷。

“好!既然两位认为此事是有人栽赃陷害,那便由你们去查好了!”

说罢,独孤霓裳起身,拂袖而去。殿中内侍高声道:“退——朝!”

朝臣们纷纷起身,依次缓缓退下。

嬴曦起身,将梁冠拿在手中,准备离去。

卫鞅、沈邕、独孤信三人皆等在殿内,独孤兆深深地望了嬴曦一眼,也起身离去。

独孤信来到嬴曦面前,想要为刚才的事情解释:“兄长,我……”

嬴曦伸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不必解释了,我知道你的想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