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格局(2 / 2)

刘伟强依然记得当年在禽牛山的时候,秦飞就是这样训练新兵的,而且效果奇好。

可是回归大部队后,就再也没有用过这招了,因为政委,就是现在的参谋长说,这样不利于部队团结。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童观的话也确实有他的道理,因为那时候俘虏转正的情况比较普遍,往往打着打着就整成两个阵营的混战了。

其实现在也存在这种问题,因为队伍里既有土匪,还有少量皇协军,只不过这些人的数量太少,就是有点儿怨言,也翻不起浪来。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前段时间童观受了重伤,对新兵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跟上。

现在好了,司令员不发话,新政委也不反对,那他就让这些小犊子打个够好了!

刘景桓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针对邱山县治安队和周家人的。

按华松纵队以前的做法,对这些坏事做尽的民族败类,基本上就是苦力做到头,再充当一下实弹射击道具就算完事了。

可是刘景桓又是车轮战、又是交叉阵的,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找人做工作,愣是把一个个只知道享乐害人的家伙变成了拥军分子。

虽然离革命战士还在差得远,况且部队也不放心接受这样的人加入,但至少让他们做事的时候,不用再耗费多少人力去看着了。

把这些等同于敌对分子的家伙转化成听话的民工后,就是那些已经加入八路军的土匪和皇协军新兵了。

刘景桓在华松纵队之前实行梯队的基础上,把新兵分成若干互助小组大家互相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这项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各个小组长身上,这些小组长都是大家公选出来的,基本上能保证公平公正,大家对他们也服气。

同时,他们又在团领导的指导下,引导自家小组成员把思想认识往团结抗日的方向上来。

刘景桓的第三把火,与诉苦大会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控诉的不是地主老财,而是日苯侵略者。

在他的三管齐下之下,全军迅速掀起一股同仇敌忾的练兵热潮。

大家在练兵过程中的打斗,也只有热血沸腾而没有怨气滋生,训练效果非常出色。

秦飞十分欣赏刘景桓的能力,现在他才知道,一个人的格局,真的能决定他处事的方式。

也不是说童观不行,但是与刘景桓一比,他以前所做的那些,就真的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

唉,还是少说些人家,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秦飞觉得,自己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刘景桓学习。

下辖连队改成团以后,秦飞似乎一下子就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大领导了。

虽然在坎梁子村的时候也当过四五千人的家,可那时只是感觉多了几个连而已,不像现在这样有种高屋建瓴的感觉。

所以秦飞也在暗中跟自己较劲儿。白天,他穿梭于四个主力团和两个直属营之间,除了及时指出各单位在训练问存在的问题外,还要随时给大家做示范。

虽说每次时间都不长,强度也一般,可是把几个单位的加在一起,那量可就大了。

可是秦飞毫无怨言,与刘景桓这个儒将相比,自己唯一能胜过对方的就是身手了,他可不能让繁杂的事务把自己这一身硬功夫都变成软包蛋!

但是作为一军司令,光打得一手好枪、耍得一手好功夫并不抵用,还要懂得如何带兵,如何用人。

这里的人,其实是将,秦飞自己也知道,只要自己不作死,以后一军之长是少不了,总不能到那个时候,还要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